4月29日,新生儿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在床旁成功为一名日龄4天,体重仅2.8kg患有完全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新生儿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这是我院在床旁紧急实施置入手术体重最轻的新生儿。
患儿产前37周在产院最后一次孕检时发现胎儿宫内心动过缓,诊断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紧急剖宫产出生,生后因呼吸困难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考虑宝宝病情较重转诊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入院后,科室立即启动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紧急床旁心电图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博-夺获心率(室率78次/分)。患儿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一直维持在60-85次/分之间,使用异丙肾上腺素使心率维持在90-100次/分之间。虽然心率并未降至60次/分以下,但是患儿出现明显循环衰竭,持续有创血压显示收缩压在35-48mmHg,舒张压18-24mmHg,使用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仍有波动,呼吸机参数要求逐步升高并出现肺出血,氧浓度一度要求100%,全身水肿,肝脏增大,尿量减少,心力衰竭进展明显。
科室再次与心内科积极讨论,彭小明主任和陈智主任一致认为,宝宝虽然心室率能维持80次/分左右,但循环衰竭明显,有植入心脏起搏器指征,考虑到新生儿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暂时不考虑置入永久起搏器,可先植入临时起搏器提高心率,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4月29日18点,在心内科主任陈智教授指导下,由王野峰、王祥副主任医师在床旁为出生4天的宝宝实施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手术,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成功,缓慢推送导管,边送边观察心电图形态变化,B超显示,电极和心内膜恰当贴合,稳定起搏,心电图也呈明显改善,历时不到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连接临时起搏器后,将患儿心率调整为140次/分。通过一个星期的临时起搏器治疗及抗炎支持治疗,孩子呼吸机参数逐步下降,肺出血停止,肝脏、尿量均恢复至正常,目前已撤离呼吸机,成功拔出了临时起搏导线。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诊疗和介入性心脏病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导管技术的改进,我院已熟练掌握在超声引导下经静脉在床旁紧急进行临时起搏器的置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更多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新生儿提供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安全保障。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