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妇女联合会公布了2023-2024 年度湖南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创建活动示范名单,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荣获“湖南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为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有医务人员42名,其中女职工32名。科室主要收治月龄3个月以下婴儿或纠正胎龄小于3个月早产儿的外科疾病,以消化道畸形为主,涉及肛肠、肝胆、普胸、肿瘤等疾病。科室开设部分有陪家庭病床,为术后并发症患儿提供完全疾病周期管理。科室秉承微创理念,开展多项国内领先及核心技术,应用全程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畸形疾病达18种,各类微创手术约500余台/年,让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不但得到重生,而且能够高质量接近无疤痕成长。
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为湖南省先天性畸形干预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科室在全省推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产后手术序贯管理”模式,提高了产前诊断率、可矫治畸形救治成功率,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原科主任李碧香教授于2009年主持成功分离湖南省第1例连体婴儿,2012年成功分离第2例连体女婴,是当时国内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连体婴儿。
科室牵头建立了湖南省新生儿先天畸形诊治中心,邹婵娟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有效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先天性畸形从胎儿期到新生儿期均得到规范化治疗。还在省内率先开展结构畸形胎儿的产时外科治疗MDT团队,进行产前会诊诊断、家属咨询以及胎儿产时干预治疗。让家长充分了解疾病治疗及预后,避免不必要引产;指导妊娠、复诊时间,为分娩时机、方式、产时处理、新生儿期处理提供建议;对于需要产时干预患儿行产房待产,对胎儿娩出过程中及娩出后的出生缺陷进行紧急治疗,可明显改善出生缺陷儿的预后,填补省内此项技术空白,进一步降低我省的出生及围产期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科室秉承“先天有缺、大爱无缺”的救治理念,为先天畸形患儿提供先天性结构畸形、爱佑晨星、春苗计划等慈善救助,每年为贫困患儿提供慈善救助100余人次,减轻家庭负担。科室护士长徐宏宇是国际造口治疗师,带领科室护理人员每周开展小儿阳光造口之家,为肠造瘘患儿家庭提供一对一健康指导,缓解了出院后肠造口家庭护理的难度。
多年来,在科室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凭借着务实求精、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科室被医院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等。《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获第十六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金匠杯”全国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二等奖。这些丰硕的成果和荣誉,无不渗透着科室女职工的辛勤汗水和劳动,她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展现出新时代女职工的巾帼风采。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