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凌晨,中国第20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开始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这支由11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援津医疗队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呼吸、危重症、急救、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普内、普外、泌外、儿科、骨科、放射和麻醉,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胡杨便是其中的一员。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最大的公立医院——帕瑞仁雅塔瓦医院(简称帕院),胡杨担任该院新生儿科医师,并兼任援外医疗队翻译,负责处理外事公务、资料翻译、英文往来信函以及宣传等相关工作。
第20批援津医疗队全体队员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开展工作的第38个年头。医疗队全面参与帕院日常临床查房、手术、门诊、麻醉、影像、教学等工作,累计完成病人诊治7870余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1121人次,诊治华人华侨643人次等医疗任务。医疗队员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态度,深受帕院患者、同行、当地华人华侨的认可及喜爱。
为积极响应驻津使馆提出的“一月一省”义诊计划,医疗队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一心,精诚合作,成功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他们在当地中资企业、社区、学校、孤儿院以及津巴布韦第113届农业博览会等场所进行了12次义诊,总行程超过7000公里,其中最远的一次义诊历时5天,来回车程30小时。在义诊过程中,医疗队员还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治及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知识,并赠送医疗服务和药品,受益民众5898人次。
医疗队为矿区群众进行义诊
胡杨医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与卫生部管理人员交流,深刻了解了津巴布韦的妇幼卫生状况。她与新生儿科负责人Alex Stevenson医生合作,推动了一系列质量改进项目,包括减少新生儿低体温和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并创设了IKMC病房。考虑到津巴布韦卫生信息化系统尚未完善,所有医疗资料都是手写,信息不完整,胡杨医生重新设计了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收集表,以标准化诊疗过程,为新生儿科室迈出规范化诊疗的一大步。作为非洲新生儿协作网创始人,Alex Stevenson医生诚挚邀请胡杨加入该协作网,共同参与制定非洲新生儿诊疗的标准化流程。
胡杨指导科室医护进行新生儿复苏
胡杨与Alex Stevenson医生及非洲新生儿协作网的工作人员
津巴布韦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疟疾和霍乱。胡杨通过义诊、医疗服务等多渠道向当地居民普及疾病知识,耐心解释预防措施。她还制作了精美的疟疾防治宣传视频,点击量仍为中国医疗队Twitter官网最高,展现了中国医生的智慧和责任感。医疗队正在合力编写的《津巴布韦常见疾病科普手册》,胡杨充分发挥英语翻译优势,将手册翻译成英文版本,并计划印刷发放,覆盖津巴布韦公共区域和在津企业,提供更全面的疾病预防及健康宣教。胡杨医生还与当地中资企业的爱心妈妈合作,为当地儿童尤其是孤儿,积极开展物资募集和捐赠,并同医疗队员一起前往当地孤儿院Hupenyu Hutsva Children's Home,为孩子们和老师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胡杨为矿区群众进行疟疾防治科普
胡杨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医院和国家的援外培训,并担任医院国际论坛的翻译工作。在津巴布韦工作期间,她通过接触非洲医护人员,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提高医疗技能的迫切需求和对中国的向往。工作期间,她积极联系,组织45名津巴布韦医护人员及中津友好医院的院长和主要领导赴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培训。在她的协调下,队内两名中医医师迅速取得执业证书,并推动了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在津巴布韦的审批注册。津巴布韦的中医中心如今已成为南部非洲最大的中医中心,每日患者络绎不绝,其疗效和口碑在当地百姓中得到广泛好评。
胡杨医生护送41名护理人员赴华培训
湖南省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科援外单位和“一带一路妇幼卫生示范培训基地”,自2006年来,先后承办援外培训项目120多期,为11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近4000名医务工作者。作为国家妇幼健康工程的先行单位,“湘字号”儿科适宜技术走进了柬埔寨、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斐济、格林纳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两年,更是获批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援助项目-坦桑尼亚儿科能力建设项目。湖南省儿童医院一直用实际行动,为推动发展中国家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健康服务,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注入中国力量。2023年,湖南省儿童医院不仅派遣了一位儿科医生前往津巴布韦,还向塞拉利昂派出了一位护士和一位麻醉科医生。他们在非洲大地上,通过实际行动为当地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