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成功”这句话,应该是每一位等候在手术室门外的家属想要听到的最美妙的话语,就如同产房内传来的婴儿啼哭声一样,让人喜悦又充满希望。伊伊(化名)妈妈就是如此,在伊伊手术顺利完成时,妈妈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与激动。
伊伊一家住在贵州省铜仁市的一个小村庄,妈妈在孕期检查时就被发现胎儿存在右肺囊性病变,孩子出生后复查的彩超、CT也提示右肺囊性病变。妈妈本想等伊伊稍微长大一点再进行手术治疗,可出生才两个月的伊伊就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妈妈赶紧带伊伊去当地医院检查,CT提示右肺大量多发囊性病变,且痰培养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气促无法缓解,妈妈便带伊伊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接诊医生在详细查阅了伊伊的检查结果后,诊断为先天性肺囊性腺样畸形合并感染,考虑到伊伊右侧的胸腔60%被多发囊性病变占据,必须尽早住院,控制感染后手术治疗。可孩子才2个月大,体重仅4.5公斤,手术难度非常大。为了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和治疗,心胸外科、麻醉手术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为伊伊实施胸腔镜下右肺中叶切除术。
经过一周的积极抗感染治疗后,伊伊迎来了她的手术日。手术医生通过伊伊胸壁打开三个“钥匙孔”(约0.3厘米)切口,由于操作空间十分有限,每一步必须小心谨慎,在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的全力配合下,病变部位被成功切除。一周后,伊伊复查肺复张顺利,康复出院。
这是目前医院实施的最小体重的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专家提醒:孕检发现胎儿有肺部畸形,可以来医院门诊进行产前、产后一体化咨询,可以序贯性正规治疗肺部畸形。这类疾病一般在孕18-22周确诊,孕20-26周快速增长。出生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喘憋等现象并随年龄增长出现反复肺部感染。尽快手术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最佳手术治疗年龄在6-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尽早就医,早期手术有利于促进肺的代偿性生长,术后肺泡数目一般可以发育到正常水平,更有利于小朋友的康复及日后肺功能的正常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