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小长假到来,出去游玩户外踏青的人不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外出游玩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些困扰。4月30日晚,接连来了几位蜱虫咬伤的孩子,来自长沙市天心区的3岁6月的洋洋(化名)23:26分在父母的陪同下就诊,洋洋妈妈说无意中发现孩子头皮有一黑色异物,可能是带孩子外出玩把蜱虫带回了家,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处理方法,自行也外用了酒精仍然未见好转,于是赶紧把孩子带到了我院就诊,王妤娓医生接诊后开始了捉虫之旅,消毒后以2%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闭,再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小洋洋刚捉虫完毕,来自江西九江的的3岁3月的小浩浩(化名)00:07分在父母的陪同下就诊,浩浩父母说无意中在孩子背上发现了一只钻进肉里的蜱虫,浩浩妈妈说应该是在乡里草虫中玩带回家的,父母试图自行拔出虫子,但口器仍残留在皮肤内,于是赶紧开车来到了我院就诊,王妤娓医生接诊后一看,虫子已经无蠕动和生命迹象,并且由于咬合皮肤过紧,用镊子无法取下整个口器,于是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了局麻下的切除术。
五月来临,气温不断升高,鲜花盛开,草木疯长,郊外游玩很惬意。但是5月也是蜱虫的活跃期,被蜱虫叮咬后仅会带来疼痛感,而且容易造成皮肤感染,相关研究指出,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蜱传斑疹伤寒等,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可达10%以上,蜱虫携带的病原体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可表现为脑膜炎、脑炎、颅神经麻痹等。
因此,蜱虫叮咬切不可大意,预防蜱虫叮咬,可注意这几点:外出游玩做好个人防护,可穿上长裤长袖并喷洒驱蚊水;尽量避免在草丛、树林里久坐停留;回家前密切检查身上是否有可疑黑点等。被蜱虫叮咬,切忌强行拔除,以免口器折断遗留皮内而产生皮肤继发性损害。因为蜱虫口器内有倒齿,吸血时可固定于皮肤而不易拔除。可用乙醚、松节油、氯仿、酒精等涂在蜱虫头部或局部注射利多卡因,造成蜱虫窒息而松口,用镊子夹住蜱的头部或口器,将其垂直拉出。一旦被蜱虫咬伤后处理不当,轻者可引起皮疹,重者可致死,所以自行不会处理时建议及时就医。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