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救治一例巨大脑肿瘤“袖珍”患儿
2021/08/31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397
神经外科近日收治一例巨大脑肿瘤“袖珍”患儿。患儿小涵(化名),3岁,体重6.4Kg,身高 83 cm,头围 38 cm,整个身型不如半岁的正常婴儿,着实是“袖珍”。这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孩子,出生后即患有多种疾病:唇腭裂、小头畸形、发育迟缓、重度营养不良等,导致了目前的现状。祸不单行,3天前小涵因精神萎靡不振、头晕、不肯吃饭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检查确认为小脑肿瘤。肿瘤位置特殊,长在小脑且巨大,严重压迫了脑组织,随时危及孩子生命。及时手术是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但对于这种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麻醉、手术风险显著提高,不管是术中出血还是术后的消耗,都可能加速患儿的死亡。家人多方打听,选择了将孩子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因患儿基础状况差,术前评估需细致周到,为顺利手术做好充分的预案,但在综合评估的过程中患儿出现精神状态变差,心率下降,急诊手术刻不容缓。患儿肿瘤如此大,体重如此轻,血红蛋白如此低(仅61g/L,正常110-160g/L),营养状况差。提出了很多难题:在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又要防止快速补液导致肺水肿;在使用甘露醇降颅压,又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在避免快速补液造成肺水肿的同时,需保证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在甘露醇降颅压和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尽量控制出血同时,又要尽快保证肿瘤全切等等一系列措施。神经外科吴水华主任立即组织神经外科手术团队、麻醉手术科、消化营养科等多科进行讨论,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在输血补充血红蛋白及充分备血的情况下放弃周末休息急诊手术,周六在麻醉手术科的全程保驾护航中显微镜下完整的切除了肿瘤,术中出血控制在150ml以内,血压稳定,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快速病检结果提示为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位于小脑,易种植性扩散。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倦怠等,头部CT和磁共振可有助于诊断。治疗原则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等治疗措施。术后半数病人可生存5年以上。
神经外科主任吴水华表示,小涵颅内的肿瘤病灶已经完全切除,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算是顺利的闯过了手术关。但以小涵目前的机体状态,术后的感染关、营养关、康复关,无一不是摆在她面前的生死大关,后续的诊疗和护理还需要我们肿瘤MDT团队的共同努力。
吴水华介绍,脑肿瘤是儿童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死亡率在所有肿瘤死亡率中占20%,是继白血病后的第二大好发肿瘤。儿童常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共济失调、复视、多饮多尿、性格改变及在校表现不佳等。婴儿期常表现为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癫痫、头围增加或倦怠嗜睡等。儿童脑肿瘤症状常不及成人典型,特别是在伴有颅高压症状时(头痛、呕吐),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导致很多孩子在确诊时,都已经比较严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因此,家长平时在生活中需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肿瘤对孩子的伤害。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