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这里是新生儿二科病房,36床是位刚出生10天的婴幼儿,左侧面部及颈部发现巨大包块,且伴血小板重度降低,需要请您会诊。” 接到会诊通知,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黄文雅一刻没有耽搁,立刻前往。随同管床医生刚进病房,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快步迎了上来。“***医生,请问这是来给珺珺(化名)会诊的医生吗?”她满脸的期待,语气微微有些急切。珺珺安静地侧躺在妈妈怀里,睡得很香甜,露出的左侧面部及颈部有一巨大红色肿块,体积巨大,表面可见蜘蛛形毛细血管扩张。 ”珺珺刚出生时我们发现左边脸有一黄豆大小的小红色肉球,刚开始没在意,没成想这玩意越长越大,才几天时间,现在大半边脸和脖子都是了。“珺珺妈妈语气间掩饰不住的自责。
结合病史、体查及相关检查结果,黄文雅诊断珺珺所患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新生儿巨大血管瘤。接下来要做的是花时间向患儿家属说明珺珺的诊断、治疗方案和预后。
“珺珺目前考虑左侧面部及颈部巨大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的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良性肿瘤,新生儿发病率为2%-3%,一般出生后1-2周出现。婴幼儿出生后3个月为快速增殖期,瘤体范围迅速增长。虽多数可自行消退,但部分发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溃疡、坏死出血、继发畸形、功能障碍等风险,尤其是生长迅速且破坏血小板具有侵蚀性的血管瘤,建议尽早治疗。”
珺珺妈妈一听,小声抽泣着问:“医生,能治好吗?”黄文雅医生表示:“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对病灶进行最低创伤和最大获益的介入治疗,可让很多血管瘤患儿达到根治性效果。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争取让珺珺快点好起来。”珺珺妈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当场同意进行急诊介入手术,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珺珺紧急输注了血小板和红细胞,在麻醉手术科配合下,急诊进行了血管瘤超选择动脉栓塞术。珺珺的血管瘤供血动脉非常丰富,分别来自上颌动脉分支、枕动脉分支,面动脉分支、甲状腺上动脉分支,这也难怪珺珺的包块在短短数天内即呈现出进行性快速增大。
由于珺珺年纪小,体重轻,身体情况差,对手术技术要求极高,手术压力巨大。黄文雅医生在DSA引导下通过超选择插管到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从不到1mm的微导管内分别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栓塞主要血管瘤供血动脉,以达到控制血管瘤生长、缩小血管瘤体积的作用。手术用时一小时,过程非常顺利,珺珺的术后恢复也很良好,颜面部肿块体积明显缩小,术后第一天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临床效果确切。
据悉,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性高、不留瘢痕等优点。湖南省儿童医院目前已全方位开展各类介入手术,治疗项目达十余项,累计实施介入手术3000余例,其中以皮肤科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居多,手术占比90%以上。近年来,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我院对复杂疑难血管瘤、血管畸形的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能更好的为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包括各类并发症)的诊治保驾护航。
血管介入门诊地点:门诊四楼414房。门诊时间:星期一全天、星期三上午、星期四上午,黄文雅副主任医师门诊。星期二、星期五上午主治医师门诊。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