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惊!1岁宝宝误服纽扣电池
2020/06/14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602
1岁2个月的小喆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平时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好奇。3天前在午睡时趁妈妈不注意,将小夜灯内的纽扣电池抠了出来,误服了下去。家长发现后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3天过去了,电池依旧未排出体外,经胃镜检查电池未在上消化道。考虑到纽扣电池具有腐蚀性,如果不及时取出,孩子可能面临穿孔、大出血的危险,考虑到病情的危急,家长带着小喆急忙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在行腹部立位片后可见一枚纽扣电池位于患儿空回肠部,这个位置已经无法通过胃镜取出,而且考虑到电池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泄漏,也具备自行排出的条件,医生决定先进行保守治疗,给予急诊留院观察,口服泻药,促进肠道蠕动看能否自行排出,若次日仍未排出,则考虑普外科手术治疗。
急诊科医生欧阳红娟介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纽扣式电池多为化学电池,除锂电池外其他电池都属于碱性电池,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属强碱性、带电、腐蚀性极强。如电池误咽入食管后食管内分泌物会连通电流,导致化学反应,灼伤和腐蚀食管及周围脏器。如果发生儿童误服电池应立即就医,拍摄X线片确定电池是所在部位,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对患儿造成严重伤害。
急诊科主管护师袁娇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存放使用纽扣电池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杜绝孩子与纽扣电池接触,同时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尽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应重视教育小孩勿将玩具等小东西含在口中,发现后要正确引导,使其自行吐出,切忌恐吓或手指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而误吸入气道。消化道异物在1岁到6岁儿童中比较常见,根据误吞物体的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轻者有可能在误服24-48小时自行排出,重者可产生肠梗阻甚至穿孔,需要急诊手术处理。因此,孩子家长一旦发现宝宝误吞异物,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而产生不良后果。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