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小欣(化名),因误食管道疏通剂2小时后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救治。
据小欣家属介绍,2月27日晚20点左右,小欣妈妈在给小欣洗澡时,小欣随手抓起一瓶管道疏通剂当玩具玩,不料小欣却在无意间将管道疏通剂瓶盖打开,随后里面白色粉末散落在小欣的头部、眼睛及口腔内,情急之下,小欣妈妈立即抱起小欣,拍落粉末,并用清水给小欣清洗口腔,谁知,刚用水清洗,小欣就哭闹不止,阵阵咳嗽,口咽部及鼻也开始出血,双眼不能睁开,小欣妈妈立即将孩子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但因小欣病情危重,被紧急转送至我院重症医学一科救治。
入院时,小欣哭闹不安,头顶、耳后、口腔、眼结膜等处均可见黑色焦痂样改变,病情十分危重,立即进行了口腔科、消化内科、皮肤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会诊,在全麻下急诊进行了支气管镜及胃镜检查,发现气道及食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灼伤,予禁食、机械通气、镇痛、抗感染、护胃、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目前经过积极的救治,小欣生命体征已基本平稳。
重症医学一科周雄副主任医师表示,管道疏通剂具有强碱性,遇水时可通过释放热来腐蚀污渍、破坏直到溶解堵塞下水管道中的油脂、剩饭、果皮等相关有机物。强酸强碱遇水产生的热量越多,腐蚀性越强。
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新萍提醒:儿童对外界的事物充满新鲜感,家长在看护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将家中的清洁剂、药物上锁保存,并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让孩子有接触的机会,一旦孩子误食管道疏通剂等强酸强碱性化学物质时,千万不要用洗胃、催吐、以及直接用清水冲洗,可服用3%-5%醋酸或5%稀盐酸中和,但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钾)中毒后禁用,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导致胃肠胀气,后用蛋清、豆浆、牛奶、植物油等保护胃黏膜。对于皮肤的灼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后涂1%醋酸以中和剩余碱,在简单处理后需紧急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