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生涯开始,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成了我们必然要经历的历程,每个科室4周的时间,不长不短,但相同的时刻里不一样的却是感受与回忆。
这一站,我满怀憧憬轮到了麻醉手术科,前两个星期我来到了麻醉恢复室。麻醉恢复室,是病人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的中转站。他们会在这里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监测,也是老师们常说“醒麻药”的地方。在恢复室我们的工作不仅是“醒麻药”,重要的是观察患儿病情。我的带教老师是胡巧老师,她曾教导我:一台成功的手术是一个团体的功劳:麻醉医生精准麻醉时刻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医生负责手术操作;巡回器械护士负责辅助手术的完成。很多人以为下手术台意味着手术的结束,其实大家不知道后续还有重要的一个环节---麻醉恢复。随着麻醉药物在患儿身体内的代谢,患儿的生命体征趋向于稳定,但患儿依旧还是处于麻醉初醒阶段,其生命体征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到麻醉复苏室做进一步的观察。为防止麻醉苏醒期间的患儿出现意外,麻醉恢复室的老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儿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因此麻醉恢复室的老师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
从患儿进入恢复室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干活了。上氧气、接血氧饱和度、接心电监护是第一步,紧接着老师们还需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交接班、核对患儿手腕带、查看留置针、镇痛泵、手术部位伤口情况以及关注臀部等受压部位有无压红等小细节。最后我们就给患儿盖上被子,在他们身边时刻关注等待患儿的苏醒。对于有上呼吸机的患儿,我们除了上述操作外,在发现患儿有要苏醒的迹象时,我们需要安抚患儿,防止患儿出现因躁动而出现拔管的情况。
在麻醉复苏室除了时刻关注患儿,监护仪上的数字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当波型不对或者没有数字显示,我们会先观察患儿面色及嘴唇颜色,重新检查一下血氧饱和度,发现脱落或未连接好的患儿需重新连接。当监护仪报警时,老师们会时刻注意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特别是拔管后的患儿,氧饱和尤其重要的指标。如果患儿的氧饱和持续在往下降,肯定是患儿睡着了忘记自己呼吸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唤醒他们,不要再睡熟了。
当患儿脱氧后,我们会对患儿进行麻醉恢复评分,评分达到9分就可以送患儿回病房。取下监护,带上脉氧仪及抢救箱,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在护送患儿回病房的路上,我们依旧需要时刻关注关注患儿的情况,向家长交代注意事项,填写手术交接卡,将患儿平稳的送回病床并和病房护士交接患儿信息、麻醉方式及手术名称,一切工作完成后我们再将病床推回恢复室,这就是我们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在恢复室两周的时间过的非常快,老师们都十分热情、专业,大家互帮互助相处十分融洽。特别要感谢我的带教胡巧老师,她做事非常认真负责的,教我的时候十分耐心详细,经常鼓励我,会在她监督下放手要我独立完成部分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在恢复室的两周时间里,我不仅学会了护理实践知识,更是被恢复室老师们的工作态度所感染,深刻理解了护士工作的严谨性,特别是细节对待工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带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