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踏入临床工作中的我,第一个来到的科室就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为是首次以医护工作者这个身份接触病人,难免对未知的事情会有些紧张,又会有些憧憬和好奇,幸运的是这里的每一个老师是那么的温柔又和蔼可亲,她们的耐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一个月时间似乎有点快,逐渐接近了尾声,好似昨天刚来今天就走,在耳鼻喉科的这一个月,我们各位同学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这里,我们收获了爱和知识,也收获了扬帆起航的信心。
我的第一个带教老师是彭婷老师,很喜欢她,因为和她交流总会感觉很轻松,每天跟着老师做着不同的事情,她告诉我要注意核对病人的信息,注意人文关怀,她教我做副治疗,洗鼻子,冲封管,怎样处理莫菲氏滴管液面过滴的问题等等,每一步操作她会耐心的给你讲解怎样去做好,以身施教逐渐让你上手,老师站在身后会感觉安全感倍增,会使自己有信心做好这件事,还告诉我们科室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在面对病人疑问时不会感到无措。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耳鼻喉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也认识到了临床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当然来到耳鼻喉科的第一个晚夜班是跟着依琳老师,她也很有亲近感,当她核对医嘱时我就和助班玉林老师去做治疗,老师走路好快,做事节奏也是快快的,可能这就是临床吧!跟着玉林老师做睡眠监测,拆心电监护等,夜班就只有我和依琳老师,她说她终于不是一个人了,哈哈,老师真可爱,闲下来的时候就和老师聊聊学习和生活,结束夜班的时候我们一起吃早餐,属实有些感动,谢谢老师!在这个科室呆了五周,也和老师们相处了五周,很喜欢这个科室及每一位老师。
在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是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也称为鼾症,它让我明白了原来打鼾也是一种病,它是由于上呼吸道狭窄或堵塞而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常会伴有扁桃体及腺样体的肥大,但是起病初期都往往被忽视,直到严重才会引起重视,不过通过在耳鼻喉科的学习,我也明白了重视这个疾病的重要性,掌握了如何进行术后护理,手术当天嘱患儿注意休息,少说话,避免咳嗽、哭闹,以免引起伤口的出血和增加了患儿的疼痛,6小时后进行冷流质,如水、牛奶及少量的冰激凌,但是要禁止使用吸管,第二天可逐渐过度到半流质或软食,如粥、面条等,一直到半个月伤口完全愈合后才能恢复普食,在此期间应避免进食坚硬的食品,避免剧烈运动大喊大叫等情况的发生。当然,这个疾病只是其一,还有认识了分泌性中耳炎,唇腭裂,异物等疾病!逐步学习慢慢积累,当然,被患者家属质疑也避免不了,初出茅庐,这也情有可原,但这并没有什么,只有提升自己才能改变他人的看法,加油吧!很重要的是得扎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自己的操作技能,不断完善自己。
耳鼻喉科的实习,是我临床实习的开端,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儿童医院的学习生活,会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我也会在这里,成长为合格优秀的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