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晴,春渐暖
人间芳菲何时至?
早春的阳光透着温柔
我愿,二月的春风吹散世间的阴霾
在生命的每一个渡口,静候美好
如果这一切从未发生
犹记得2019年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到初十,我都一直在岗,守护着科里小宝贝们,跨过了一个虽忙碌却平安的年。工作11年来,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没能回家过年,也会有想念,会有愧疚,然后这些都被身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感所取代。今年的春节,我终于可以回家过一个安心的年,在一个月前,我充满期待地迎接着2020年。然而新年伊始,那些美好却没能如期而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这座数千万人口的江城陷入了灾难,被迫封城;举国上下,共克时艰,数亿人在家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一夜之间,城市空空荡荡,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恐惧弥散;足不出户,延期复工,每一个闭关自守的日子是那么漫长、静寂。那些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美好日子,都停留在了一个月前,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已然按下了暂停键,即使只是能走出家门这样稀松平常的事,也不可及。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春运如往常,列车会将每一个归心似箭的游子平安护送回家,家人团聚,共享春晚,看似简单平常的夜晚,却也是我们最最幸福祥和的时刻。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我们可以听着爸妈的唠叨,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老家多年不见的发小突然来访,手机里闪烁不停的朋友圈消息,别扭过后还是会来哄你的爱人。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我们无需避静隔离,我们成千上万的兄弟姐妹,也无需临危受命,留给家人以“逆行”的背影。
然而,我们没有月光宝盒,无法将这一切重启。2020年春节发生的事,可能会在我们的后半辈子来无数次地回忆。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面对我们眼前的困难和境遇,即便如此近距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依然坚信,疫情会烟消云散,生活依旧会繁华再现。
生活可以暂停,生命不可重来
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经抢救无效,心跳停止;
2月10日,同济医院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不幸逝世;
至2月14日,全国确诊新冠肺炎逾6万人次,死亡逾1300例......
这些肉眼可见、可以衡量的数据每天都在更新。随着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我们每一天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新冠病毒的暴发将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集中推到了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当所有的浮华褪去,生活只剩下一日三餐,我们发现自己不再需要无休止的购物、豪车、美妆和交际,也无需被关注、点赞和称颂。我们小心翼翼地关注着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当我们困守城中,没有阳光的日子,让人觉得生活格外辛苦,或许我们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这样阴郁的日子,在等待与祈祷之中渴望重获自由的呼吸。然而,我们只是生活被暂停,比起那些被新冠病毒侵袭的同胞,比起武汉城中那些病毒近在咫尺的人,比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所有能够在家避静隔离、维持着日常的人,都是当下的侥幸。
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感觉到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无奈。生活可以暂停,生命却无法重来,正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才让我们生命中每一天都值得被珍惜。2020年的打开方式真的是很难,数千个家庭在这场疫情中陷入分离;许多的孩子因此失去了父母和亲人;甚至有冲锋在战疫一线的“勇士”不幸牺牲......这些被隔离人群的生死和疫情走向,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当外界崩塌之时,我们会悲伤与难过,会感到绝望和无助。
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死亡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们遭遇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样一段充满担忧、不确定的“隔离”时光里,我们要如何来安顿好自己的生命。即便我们没有站在抗疫一线,我们同样应该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既不恐惧于内心的担忧,同时也能对外在世界抱以同情与善待,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真实的死亡和疾病面前,我们更应该回归内在世界,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和审视,重塑信念,重新来整合我们的生活态度,等疫潮退去,待艰难时刻过去,我们将获得更为深沉、健康的生命。我们相信,待到凛冬过去,阴霾散尽,一定会有新的希望将温暖继续。来日可期,和煦的阳光会重新照耀江河湖川,绚烂的樱花依旧会盛开在武汉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