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分享
珍惜每一个可以期待阳光的日子
2020/02/19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810

                                              天渐晴,春渐暖

                                             人间芳菲何时至?

                                            早春的阳光透着温柔

                                       我愿,二月的春风吹散世间的阴霾

                                        在生命的每一个渡口,静候美好

   如果这一切从未发生

    犹记得2019年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到初十,我都一直在岗,守护着科里小宝贝们,跨过了一个虽忙碌却平安的年。工作11年来,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没能回家过年,也会有想念,会有愧疚,然后这些都被身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感所取代。今年的春节,我终于可以回家过一个安心的年,在一个月前,我充满期待地迎接着2020年。然而新年伊始,那些美好却没能如期而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这座数千万人口的江城陷入了灾难,被迫封城;举国上下,共克时艰,数亿人在家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一夜之间,城市空空荡荡,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恐惧弥散;足不出户,延期复工,每一个闭关自守的日子是那么漫长、静寂。那些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美好日子,都停留在了一个月前,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已然按下了暂停键,即使只是能走出家门这样稀松平常的事,也不可及。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春运如往常,列车会将每一个归心似箭的游子平安护送回家,家人团聚,共享春晚,看似简单平常的夜晚,却也是我们最最幸福祥和的时刻。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我们可以听着爸妈的唠叨,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老家多年不见的发小突然来访,手机里闪烁不停的朋友圈消息,别扭过后还是会来哄你的爱人。

    假如没有新冠肺炎的发生,我们无需避静隔离,我们成千上万的兄弟姐妹,也无需临危受命,留给家人以“逆行”的背影。

    然而,我们没有月光宝盒,无法将这一切重启。2020年春节发生的事,可能会在我们的后半辈子来无数次地回忆。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面对我们眼前的困难和境遇,即便如此近距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依然坚信,疫情会烟消云散,生活依旧会繁华再现。

   生活可以暂停,生命不可重来

    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经抢救无效,心跳停止;

    2月10日,同济医院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不幸逝世;

    至2月14日,全国确诊新冠肺炎逾6万人次,死亡逾1300例......

    这些肉眼可见、可以衡量的数据每天都在更新。随着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我们每一天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新冠病毒的暴发将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集中推到了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当所有的浮华褪去,生活只剩下一日三餐,我们发现自己不再需要无休止的购物、豪车、美妆和交际,也无需被关注、点赞和称颂。我们小心翼翼地关注着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当我们困守城中,没有阳光的日子,让人觉得生活格外辛苦,或许我们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这样阴郁的日子,在等待与祈祷之中渴望重获自由的呼吸。然而,我们只是生活被暂停,比起那些被新冠病毒侵袭的同胞,比起武汉城中那些病毒近在咫尺的人,比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所有能够在家避静隔离、维持着日常的人,都是当下的侥幸。

    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感觉到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无奈。生活可以暂停,生命却无法重来,正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才让我们生命中每一天都值得被珍惜。2020年的打开方式真的是很难,数千个家庭在这场疫情中陷入分离;许多的孩子因此失去了父母和亲人;甚至有冲锋在战疫一线的“勇士”不幸牺牲......这些被隔离人群的生死和疫情走向,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当外界崩塌之时,我们会悲伤与难过,会感到绝望和无助。

    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死亡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们遭遇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样一段充满担忧、不确定的“隔离”时光里,我们要如何来安顿好自己的生命。即便我们没有站在抗疫一线,我们同样应该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既不恐惧于内心的担忧,同时也能对外在世界抱以同情与善待,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真实的死亡和疾病面前,我们更应该回归内在世界,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和审视,重塑信念,重新来整合我们的生活态度,等疫潮退去,待艰难时刻过去,我们将获得更为深沉、健康的生命。我们相信,待到凛冬过去,阴霾散尽,一定会有新的希望将温暖继续。来日可期,和煦的阳光会重新照耀江河湖川,绚烂的樱花依旧会盛开在武汉这片土地。  

原创文学
一位母亲的手记
每一份坚持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次进步都值得庆祝。一封来自孤独症家庭的反馈信让我们更加坚信,我们携手走过的每一步都非常有意义。这份认可也将激励我们团队继续精进专业能力,为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持与帮助。作为一名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的母亲,这将近一年的干预像是一条“痛苦挣扎且充满希望”的救赎之路。一、心路历程:从崩溃到坚定的走下去去年的教师节,我的孩子在省级三甲医院确诊孤独症谱系早期,我觉得老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感觉我的天塌了。傍晚在亲戚们的饭局中,她们的问候和关心,让我的眼泪流个不停,我中途离席带着孩子在餐厅外面的走廊哭得歇斯底里,那一刻我的心理崩溃了,被绝望包裹着。第二
2025-09-30
史铁生的子弹,终将击中眉心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十三四岁的夏天,我在路上捡到了一把真枪,因为年少无知,我扣动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我还以为开了空枪。后来30多岁或者更老,我在路上走着,隐约风声在耳边响起,我回头,子弹正中眉心。”有人是这样形容认知的滞后性的。多年后,我也被《我与地坛》这颗子弹打中了眉心。遥记高中时期,在语文试卷上,我依稀记得有一道阅读理解题,试卷给出的是《我与地坛》的节选,有一道题目大概是问从选文中体现了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填的的一个成语“身残志坚”,那大概是我在那个年纪、在老师的课堂上所能理解的全部了。我从未了解过作者的生平,却用当时的标准答案定义着一个人的全部。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出生不久便诊断为先
2025-08-14
感恩·成长·守护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新生儿科三病区的实习已满月。回首这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日子,我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不舍。记得入科第一天护士长就热情而细致地给我们进行入科宣教,告诉我们NICU的护士除了精湛的专科水平外,还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听完入科宣教后,总带教老师何丽带我们进入病房,看着保温箱里那些攥着小拳头、闭着眼睛熟睡的小家伙,心里泛起阵阵暖意,却又紧张得无所适从。看着睡在暖箱里如此娇嫩的小宝宝,洗手后我好想去摸摸,去抱抱她们,但又不敢。“别担心,你们先看、先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不懂就问....”,就这样带教老师用最细致、最耐心的方式,一步步为我们示范和解锁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学问
2025-08-14
守护苏醒的温柔力量
踏入麻醉恢复室之前,我曾天真地以为,守候病人醒来便是职责的全部。然而,当真正置身其中,这份刻板印象瞬间被彻底颠覆。这里,是与病房、门诊迥然不同的战场,目光须臾不离跳动的生命体征,神经时刻绷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险情。报到首日,老师的谆谆叮嘱便凝练为两个沉甸甸的词汇:“仔细”与“观察”。对于刚历手术创伤的稚嫩生命,病情常如风云诡谲。儿科患儿体征变化尤为迅疾,术后躁动、呼吸抑制的阴影更如利剑高悬,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牵动安全的神经。正是在一次次惊险时刻的见证中,“安全系于毫厘之间”在儿科护理中的千钧分量,连同敏锐洞察力的无上价值,深深烙印在我心间。老师们精准判断、迅疾施救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观
2025-07-16
双向奔赴的温暖:一位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治愈系”师生情
在临床实习的旅途中,一位好的带教老师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医学生职业初心的守护者。近日,我们康复中心的带教老师彬彬(化名)和她所指导的实习同学之间的温暖互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实习生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那些“不起眼”却充满温度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了医疗工作中“师与生”之间的美好联结。一、“她像姐姐一样,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归属”“原来好老师真的会发光”实习同学在笔记中这样写道。作为初入临床的“新人”,她原本对紧张的实习生活充满忐忑,但带教老师彬彬的细致关怀让她迅速融入了新环境。实习同学在聊天中说道“我在这个年龄段其实是很迷茫的,每次彬彬老师和我说完之后我就会有一种拨云见雾的感觉”彬彬
2025-07-16
窗棂之外,霞光灼灼
住院部18楼病房的窗边,目光被那片绚烂的晚霞深深攫住,仿佛踏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之境。夕阳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挥洒着手中的画笔,将天空染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灵动的火焰,在云朵间肆意燃烧、跳跃,时而聚成一团炽热的火球,时而散作一片绚烂的霞光。那色彩,从深邃的紫到热烈的红,再到柔和的橙,层层叠叠,相互交融,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远处的建筑,在晚霞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柔和而温暖,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笼罩,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病房里的孩子们却无暇欣赏这绝美的景色,他们就像一群被囚禁在笼中的小精灵,8床的小男孩,在病床上不停地扭动着身体。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窗外,小手不停地拉扯
2025-07-16
从校园到临床的温暖初体验
怀揣着对护理工作的憧憬与期待,我走进了实习生涯的第一个科室—急诊综合病房/中西医结合病房。于我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成长旅程,从最初那些手足无措与慌乱,已慢慢沉淀为一些更为复杂的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对护理这份职业最原始的温度。精益求精:严谨规范中守护安全在学校时,护理操作总是按部就班的在模型上练习,而真正踏入病房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严谨与规范。第一次跟着刘娇老师巡房、打针、换药,每一步都让我真切体会到“责任”二字的分量。老师们严谨的核对流程、耐心的沟通技巧,让我明白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爱与专业的结合。堪称医疗安全“金钟罩”的“三查八对”制度虽然繁琐,但老师们从不偷懒简
2025-05-13
春风送暖,爱满心间 普外二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姐妹送上节日祝福
三月的春风送来温暖的气息,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病房主任黎明,护士长张莉,3月7日一早来到科室,为科室的女同胞们准备节日的惊喜。一、精心准备:凝聚心意的节日礼物。清晨7点,张莉护士长已经开始了她的"秘密行动"。她轻手轻脚地将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摆放在医生办公室,粉色的康乃馨、淡黄色的香槟玫瑰,还有象征着希望的向日葵,每一朵都饱含着对女同胞们的祝福。黎明主任将一个精美的蛋糕放到了医生办公室。蛋糕上点缀着白衣天使的图案,蛋糕整体以纯洁的白色为主,表达了主任、护士长对重要时刻的珍视。旁边还摆放着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各种花茶、果茶,每一件都经过主任、护士长的精心挑选。这些
2025-03-07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