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童齐齐(化名)在家里误服铁钉4小时,急诊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腹部立位片显示右侧腹部“铁钉”状高密度影,长约3.4cm,尖端朝下。由于铁钉一端较尖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医疗团队为患儿急诊行腹腔镜辅助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将铁钉取出,术后病情平稳。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每年都要收治多例消化道异物的患儿,如电池、磁珠、钉子等小物件最容易被孩子吞食,家长需高度警惕。钉子等尖锐异物可能造成消化道损伤,易划伤食道、胃壁,引发出血或穿孔,同时异物携带细菌易引发腹腔感染的风险。儿童误服钉子等尖锐物品后,家长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普外二科刘登辉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应立即就医,尖锐异物可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胃肠道穿孔。同时禁止催吐,尖锐物品可能划伤食道,催吐会加重伤害。不要喂食,避免食物推动铁钉移动,增加穿孔风险。就诊时告知医生异物形状、大小、数量,吞食时间及孩子有无呕吐、拒食、哭闹、腹痛等异常表现。配合X光或CT检查,及时定位异物。
刘登辉提醒,儿童好奇心强,常会将小物件放入口中,避免儿童误食异物,需预防为先。家长要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将电池、钉子、针等高危物品锁在儿童拿不到的抽屉,使用后立即归位,避免随手乱放在桌子、床边等易接触的地方;避免购买含易脱落小零件的玩具(尤其3岁以下儿童),定期检查玩具的破损情况;婴幼儿活动时需全程看护,检查地板、沙发缝隙有无小物件,防止孩子捡拾危险物品;通过绘本、动画进行安全教育,教导孩子“不将非食物放入口中”。儿童安全无小事,多一份警惕,少一份悲剧。家长请牢记:“放手不放眼”,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