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每天穿梭在消毒水气息的病房中,是孩子们口中“会魔法的天使”,是家长们疲惫时的坚强依靠,是医护们的得力助手,她们就是医务社工。她们,用温暖抚慰人心,用陪伴治愈伤痛,让医疗绽放人文的光芒。3月18日是第19个世界社工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展了系列“我是医务社工”主题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医务社工。
【温暖传递者:夸夸卡发现优势】
在肝病内分泌科,医务社工将“优势视角”理论融入实践,设计“能量夸夸卡”互动游戏,引导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化身“赞美使者”,在手作贺卡上写下彼此闪光点。“妈妈每天记录我的血糖,比闹钟还准时!”“感谢医生的细心照顾。”稚嫩的笔迹中可以看出社工成功将专业理论巧妙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童趣化游戏,进一步促进了亲子、医患关系和谐。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传递,让优势视角不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成为流淌在病房每个角落的治愈力量。
【社会支持者:生命树赋能成长】
“请把守护者变成树叶形状”。在神经内科,医务社工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内核,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生命树。患儿小雨说:“我想把最大的树叶送给社工姐姐,她陪我玩恐龙游戏时最懂我!”孩子们用彩笔和卡纸勾勒心中的“支持森林”。父母的手、医护的笑脸、病友的鼓励,这些抽象的情感支持变得更加具象化,被孩子们剪成形态各异的树叶,拼贴成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形成持续生长的支持网络。
【心灵摆渡人:守护伞传递力量】
“看,我在守护伞上画了一个社工姐姐,她总是在我不开心的时候陪我聊天,玩游戏,让我忘记病痛,是我在医院的好朋友。”在血液肿瘤科病房,医务社工以哪吒的“神仙支援团”为引,启发孩子们描绘自己的“守护伞”,有的画满医护人员的卡通形象,有的用贴纸拼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