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陈智主任团队通过经皮经股静脉途径微创介入的方式,为2名孩子成功植入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这也是全国首批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应用于临床,是湖南首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岁4月(体重12.5kg),为目前国内年龄最小的植入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患儿。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继我院成功进行全球首例经皮经股静脉途径植入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成功后的后又一里程碑事件。
上午8点30分,手术准时开始。在麻醉手术科与超声的密切配合下,通过经胸及食道心脏彩超准确测量孩子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智教授身着铅衣,在透视及超声引导下,操作泥鳅导丝穿过房间隔缺损,沿着导丝置入封堵器鞘管。由于可降解材料封堵器在透视下完全不能显影,在经食道心脏超声及经胸超声的帮助下,成功地封堵住房间隔缺损。
手术者操作中
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前、后形态
植入后团队合照
陈智介绍,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与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往此类手术通常采用的是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存在金属永久植入物的相关风险,而使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异常通道,还可以避免金属永久性封堵器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可降解封堵器作为桥梁,仅作为临时的植入物,经18个月~24个月,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网体被自身机体组织吸收代谢后,缺损部位完全由自身组织修复,术后康复患儿不再有任何生活、学习、职业约束或限制。本次手术的患儿家属,均是在第一时间得知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正式上市后,主动要求使用。
陈智主任团队对新型材料领域的发展持续关注和重视,亲自参与了多项新材料封堵器的研发与临床研究。该团队于2007年在湖南省开展先心介入封堵治疗,总介入治疗治疗量已突破6000余台,居省内领先水平。2021年起中心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上市前临床研究,均顺利完成病例收治。目前可常规开展生物可降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造福适龄儿童。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