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政策的精神,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推动我国儿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由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感染学组承办的“儿童呼吸道感染规范化诊治和预防研讨会-长沙站”于12月21日圆满召开。
本次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儿童感染、急诊、呼吸及药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最新的《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及临床合理化用药实践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大会由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肖政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湖南省儿童医院刘静教授、江西省儿童医院朱春晖教授分别担任大会主持。
冬寒正盛,会场内却热火朝天,肖政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召开的正当其时,流感高峰期非常需要全国专家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希望湖南省儿童医院“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与患者”的医疗理念,为全国的同道提供一些参考。她还强调了规范化诊疗的必要性,并呼吁广大同道不吝分享,高效助力青年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从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坐而论道,共研规范化诊治指南
会议伊始,指南制订发起人和执笔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曾玫教授率先进行了《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的解读,曾玫教授表示:此部指南是我国首个在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使用领域,应用推荐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方法制作而成的指南。指南就“疫苗预防相关的3个问题,抗病毒药物应用相关的5个问题“予以推荐建议,为我国流感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疫苗接种实践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更好地指导了儿童疫苗的接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与预防。曾玫教授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广大参会代表再次体悟了指南的临床价值。
厦门市儿童医院卓志强教授在《呼吸道病毒感染诊疗新进展》的报告中分享了三项新进展:一、新冠疫情后,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趋向甲流、RSV、腺病毒、新冠等多种病原体叠加感染,为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二、新冠疫情前国内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更倾向于抗原抗体检测,疫情后更倾向于核算检测;三、目前全球针对流感、新冠均在大力开发不同靶点新型药物,而RSV和HAdV主要以支持治疗和预防为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徐翼教授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范诊治中的临床问题》报告中表示:核酸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方面,大环内酯类(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等)为MPP的首选治疗,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诺酮类,是治疗MPP的二线药物。
湖南省儿童医院欧阳文献教授带来了《EB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的精彩演讲,欧阳文献教授表示:EBV感染在人群中很普遍,主要通过唾液传播。EBV原发感染可引起IM,发病初期易误诊,诊断依赖特征性临床表现及特异性抗体检测等,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阿莫西林需慎用。同时要警惕EBV感染特殊情况,如CAEBV和病毒相关的嗜血综合征(V-HLH),因为两者病死率高,抗病毒治疗一般无效。对于CAEBV,化疗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较好疗效,而早规范治疗可明显降低V-HLH死亡率。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吴仕好教授、长沙市三医院欧元香教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胡擎鹏教授,就“24年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趋势以及儿童流感的流行趋势和诊疗现状”进行了交流探讨。专家们各抒己见,探讨中凝聚如下共识:和2023年相比,今年门诊量显著减少,10月份以来,由鼻病毒感染导致的鼻病较多,症状多表现为:高烧不退,咳嗽、气喘。
起而行之,同论合理化疫药实践
会议下半场,就合理化用药实践,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潘丽教授在《儿童过敏性哮喘AIT指南要点梳理》的报告中分享了:指南就尘螨AIT的适应症、治疗时机、治疗途径、临床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的疗效管理、联合用药等方面的推荐,同时表示AA患者尘螨AIT的应用,提高了儿童AA诊断管理水平,并对过敏原组分诊断在过敏性疾病个体化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邓小鹿教授在《流感创新药新剂型-全面满足儿童流感患者用药需求》的报告中,深度分享了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的优势:一、作用于RNA复制阶段,更早阻断病毒复制;二、与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进食不影响药效;四、药效持久,单次用药全病程有效;五、适用人群广,儿童及流感并发症高风险流感人群对药效无影响。六、无生殖毒性;七、缩短病程,减少家庭传播风险;八、定制草莓口味,符合儿童喜好。九、根据体重,精准给药;十、呕吐发生率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蒋友信教授、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李朝霞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席琼教授就临床热点话题“玛巴洛沙韦对于流感患儿诊治的临床获益有哪些”进行了全面探讨。三位教授通过临床不同案例,透过医生、患儿家长、患者不同视角,分享了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的时效价值,以及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
作为大会主持人,刘静教授、朱春晖教授,两位或中肯的传达专家观点,或谦虚的求教临床热点问题,或热烈的参与探讨,使整场的学术交流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共镶明天,规范化诊治和预防声声不息
在会议的最后,刘静教授向全国的同道表达了希望学术共享共创共荣,共赢未来的美好期待。一站站传递,一场场夯实,无一不是专家们对儿科事业的热爱,对青年医生成长的殷切期待,相信通过规范系统性的培训,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儿科从业人员的诊疗能力,定会发挥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更多患儿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福泽更多患儿和家庭,为健康中国写下属于儿科的篇章。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