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家住湘西的1岁6月小泉(化名)在吃板栗时,口渴了要喝水,妈妈马上去拿水杯,这时候爷爷走了过来要抱她,她不让爷爷抱,在哭闹挣扎的过程中,小泉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并吐出一些碎板栗,之后一直咳嗽、呕吐、发热伴喉鸣、气促,妈妈立即带他去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支气管异物”,由于孩子病情危重,当地建议转诊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经过仔细检查,给小泉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仿真支气管纤维镜三维重建(颈部),仿真支气管纤维镜三维重建(胸部)示 右侧支气管异物可能,右侧气胸及纵隔广泛皮下气肿。由于小泉存在纵膈气肿及气胸,管床医师紧急请心胸外科医师会诊,并迅速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在急诊全麻下为患儿实施了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术,在与麻醉手术科的配合下,终于顺利取出了大小约0.3cm×0.4cm×0.4cm的碎板栗。由于异物是植物类的,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管腔内有大量脓液,右侧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明显,加之气胸与纵膈气肿,术后需要继续对症治疗。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赵斯君教授提醒,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症,异物的局部刺激尤其是植物类异物,因可释放游离脂肪酸,易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严重者误吸后可立即引起发绀、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照顾者一定要加强看护,尤其1-3岁儿童,为避免此类意外发生,3岁以下儿童不要食用花生、瓜子、坚果等带壳食物;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时不嬉笑吵闹,避免引起食物呛入气管;管理好家中的食物和物件,包括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等,养成口不含物,睡不进食的习惯;在孩子口中含物时,不要逗孩子哭闹;家庭成员应学习急救技能。一旦异物卡喉出现窒息现象,在呼救120的同时,可进行家庭急救。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