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2预防出生缺陷日来临之际,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邀请了一位特殊家庭的患儿前往北京参加“童心圆梦 让爱无缺”公益活动。此次受邀的小朋友叫小熙,他今年8岁,父母都是聋哑人,家庭经济生活来源于国家低保补贴。小熙一出生便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因家庭经济困难,小熙只能选择了保守治疗。
到2022年底,小熙病情恶化,开始出现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他的病情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只有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但是家里一家三口都是低保户,实在是凑不出治疗费。几经周转,小熙一家终于在政府、医务社工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凑齐了部分治疗资金,经湖南省基层社工站“儿童健康服务和慈善医疗救助直通车”项目转介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治疗。
主治医生经过对孩子体重、母体肝脏体积及身体状况反复、细致评估,计算出妈妈需要捐出“左半肝”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医务社工得知小熙马上要进行肝移植手术,但手术费还没有着落,于是医务社工联系科室慈善联络员一起为小熙家申请了慈善公益救助和网络平台救助合计13.2万余元的善款,其中获得爱佑晨星项目资助4万元、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资助3万元、千家爱孤残儿童救助项目资助1.2万元以及网络善款5万余元,让小熙一家安心进行了手术室。经过科室专家团队10小时的奋战,小熙妈妈体内取下295g左半肝成功移植到儿子小熙身体里,术后母亲两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检查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手术已经结束,爱心却从未停止。这位聋哑妈妈“割肝救子”的故事也引起了爱心人士的关注,纷纷伸出援手支援他们后续康复费用。今年8月21日,这对母子又接受了中国出生缺陷救助干预基金会的邀请,即将前往北京开启圆梦旅行。时隔两个月,医务社工再次见到了小熙和妈妈,他们身体恢复良好,小熙乐观开朗的性格一如从前。得知要去北京,母子俩既激动又紧张,因为妈妈是是聋哑人,第一次独自前往北京难免有所顾虑,为了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医务社工决定全程陪同他们直到登机,还特意学习了简单的手语,方便与小熙妈妈更顺利地交流。在一同前往机场的路上,小熙妈妈热情地和社工比划着小熙这段时间的康复情况,医务社工也和小熙妈妈交代了相关注意事项。到达机场之后,为了保证小熙和妈妈能够顺利登机,医务社工为小熙和妈妈申请了爱心服务,机场专人将其护送到登机口。在即将进入安检口时,小熙竟悄悄地从包里拿出了一个自己珍爱的兔子玩偶,送给了医务社工,道别前医务社工也用手语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希望小熙和妈妈一路平安,一切顺利!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