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本是一名7岁的二年级小朋友,却因为患有“儿童肿瘤之王”的神经母细胞瘤不得不进行了长达1年半之久的治疗,包括化疗、手术、再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勇敢、坚强的可可已顺利完成了5个阶段的免疫治疗,不久前科室收到了可可妈妈的好消息,可可MIBG检查的Curie评分为“0”分。这个来之不易的“0”分是对可可父母坚持陪伴的一百分肯定,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一百分认可,更是给了众多患儿家长们一百分的信心!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可可因为“腹痛3天”住进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可可左侧肾上腺区有一个大小约10*5*5cm的肿块,且左肾静脉及左肾动脉被肿大淋巴结包绕,左肾静脉显影欠佳,脊柱多发椎体骨质密度不均匀,胸腰段部分椎体形态欠佳。考虑神经母细胞瘤病并淋巴结与骨转移可能性大。肿块活检及骨髓的检查结果最终确诊可可为神经母细胞瘤M期,高危组,骨髓继发恶性肿瘤,多发椎体继发恶性肿瘤,多处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可可父母的失落和无助每个医护人员都看在眼里,我们一边耐心地开导劝慰,一边紧锣密鼓地安排治疗。在完成了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后,可可左侧肾上腺区的肿瘤明显缩小。2022年1月13日,将近5个小时的努力,李勇主任医师手术团队成功摘除了左侧肾上腺区的肿瘤并清扫了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术后恢复顺利的可可又坚强地完成了8次化疗及放疗,阶段性的评估提示可可的病情已经完全缓解。
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难点在于其复发的风险很大,且可可还伴有骨髓及骨转移。免疫治疗为这类患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能够针对性的杀伤肿瘤细胞,有望防止肿瘤的复发,且已有研究报道,使用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长期生存。在可可父母充分的信任下,李勇主任团队积极联系国内 “先行免疫”的多位专家,经过综合评估、多学科会诊等详尽的前期准备工作,2022年11月8日,可可开始了GD2单抗输注。作为湖南省首例免疫治疗患儿,每一个和可可相关的数据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神经。高热、血管渗漏、血压下降、皮疹等不良反应,可可都顺利挺过来了。
在父母的悉心照顾和陪伴下,可可顺利完成了5个周期、长达半年的免疫治疗。该是评估治疗效果的时候了,可可妈妈带着可可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MIBG检查。123I标记的MIBG是神经母细胞瘤初步诊断、评估治疗反应和监测复发、转移的成像诊断基石。Curie评分将人体分为10个区域(9个骨骼/骨髓区域,一个软组织区域)。所有区域的评分均为0~3分,全身最高得分为30分。如果未见MIBG异常摄取为0分,1个异常病灶得1分;2分反映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且该节段的受累率低于50%;受累率大于50%得3分。Curie评分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疗效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价值。“感觉比出高考结果还紧张”,可可妈妈如此描述等待结果时的心情。“付出的辛苦都值得了”、“恭喜恭喜”、“愿大家都保持0分状态”,“大家一起加油”......病友群里的家长纷纷送上祝福。
儿童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的重点业务方向,科室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骶尾部畸胎瘤等疾病的规范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为不同的肿瘤患儿进行综合性与个体化的治疗。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