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的管理,切实提升儿童健康水平,3月9日,湖南省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管理培训会暨2023年工作推进会正式在长沙召开,各市州卫健委妇幼健康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各实施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和专家共13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曹咏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王可为主持会议。
会上,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副处长李民意就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2023的救助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项目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分享了经验做法,并就进一步强化项目执行效果进行了讨论交流。湖南省儿童医院作为省级管理机构还对患儿申请资料收集和信息系统操作等工作进行了针对性培训。
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肖政辉介绍,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湖南省卫健委妇幼处的领导和指导下,在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出生缺陷公益救助项目落地湖南,造福三湘儿童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了改善群众体验,提升了就医获得感。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曹咏梅表示,自2015年和2017年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落地湖南,在全省已救助4146人,累计发放救助金额5300余万元,项目救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去年又新启动了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涉及133个救助病种,2022-2025年期间可申请4次救助最高可获得2万元救助款。她要求项目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项目重要意义,切实将这项托底线、救急难的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要加强宣教,创新推动项目提质增效,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开展项目宣传、政策解读和健康教育,切实提高项目知晓率和参与度。要提升能力,不断深化项目救助体系,既能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作用,又能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患儿享受到均等化服务。通过扎实推进项目更好地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全力打造湖南模式,展示湖南经验,彰显湖南作为。
据悉,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保障优化生育政策实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自2016年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救助项目为患有先天性结构畸形、遗传代谢病、功能性出生缺陷的经济困难家庭提供3千-3万元的医疗费用补助,救助病种涉及285类,凡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及治疗的相关疾病病的困难家庭均可申请救助。关注湖南省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医院门户”并下拉至最下端“慈善项目”可了解详情,爱心咨询热线0731-85356848(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