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一岁幼儿泽泽误呛夏威夷果,导致异物卡喉生死一线,经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等多学科联动救治,争分夺秒成功将阻塞孩子气道的一颗夏威夷果取出,把泽泽从“鬼门口”拉了回来。
“马上来急诊接诊从外院转入的疑似气管异物的病人!”正在值班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赵琴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急诊室,此时一岁的泽泽呼吸微弱,面色发紫,血氧饱和度低,情况十分危急。赵琴立即联系手术室及检查部门,护士马上为泽泽进行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同时给氧缓解症状。经过急诊CT检查,明确了气管内有残留异物。
孩子的麻醉手术科医护人员行动迅速,备好手术间、心电监护、吸氧、吸痰,抢救车,一切准备就绪。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手术麻醉科医护默契配合下,泽泽在全麻下进行了支气管镜检加异物取出术,术中在气管内取出了约1cm*1cm*0.3cm大小夏威夷果。
随着异物的成功取出,泽泽的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转危为安,手术室外紧张焦虑的父母这才松了一口气。术后,泽泽转入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继续治疗,通过7天的精心治疗护理,泽泽肺部情况好转,病情平稳顺利出院。
“泽泽抢救成功得益于各专科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之间的默契配合,共同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敏表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呼吸道急症,异物可以由于各种小物件或者食物的残渣引起。一般多见于食物吸入如花生、栗子、核桃等坚果类,以及一些有小零件的玩具。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带壳食物,在进食时不要逗孩子哭闹、嬉笑,也不能打骂孩子。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迅速将孩子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自己不要盲目掏取,以免耽误病情。
编辑:姚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