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普外二科接诊了几个特殊的阑尾炎患儿,且都是大小孩,病情十分危重,有的因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住进了ICU病房,有的因阑尾炎导致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还需二期手术处理......
7岁的薇薇也是一名“急性阑尾炎”患儿。据妈妈说,薇薇经常喊肚子痛,而大便过后,肚子就不痛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几天前,薇薇说肚子痛,并呕吐了一些早餐吃的食物,妈妈给她吃了些助消化的药,临近中午,薇薇却哭闹得更厉害了,体温也升到39℃,妈妈开始着急起来,连忙带着她到了医院。在就诊过程中,薇薇又叫肚子痛,且走路时有点跛行,医生再次按压右下腹,薇薇立即痛得尖叫起来,结合B超检查确定薇薇患有“急性阑尾炎”,且需要马上手术。术中,薇薇的腹腔满是黏稠的脓液,阑尾已经化脓、穿孔,医生表示再迟点就医,后果不堪设想。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4-12岁儿童多见,2岁以下少见。形象点说,阑尾就是从回肠末端突出的一小段“蚯蚓状”的肠子,位于右侧下腹。阑尾炎发作时有腹痛、呕吐和发热三大症状,其中腹痛是最典型的特征,但大部分患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的概念,尤其低龄幼儿对疼痛的感觉没有年长儿童敏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小儿阑尾壁薄,大网膜发育不全局限能力差,阑尾炎发作后病情进展较快,并发阑尾穿孔及并腹膜炎的时间早。据统计,近50%的阑尾炎患儿在做手术时,阑尾已经穿孔,所以早期识别阑尾炎非常重要。
小儿阑尾炎主要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细菌异位、蛔虫或蛲虫等寄生虫钻入阑尾、阑尾被粪便堵塞等原因造成。腹痛是阑尾炎的典型症状,病始于脐周或上腹部,约6-12小时后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钝痛,并间以较剧烈的阵痛。当腹痛数小时后便出现恶心与呕吐,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吃什么吐什么,甚至胆汁水都吐完了。发病初期可能伴有38℃左右的低热,当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体温可增至39℃以上。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任李勇介绍,阑尾炎一般先腹痛,后发热,腹痛呈持续性。腹痛时,孩子喜欢右侧卧位,双腿稍屈,因左侧卧位可能会加重疼痛。检查时通常表现为右下腹有压痛,个别大儿童有腹肌紧张,当按压右下腹时,孩子会叫痛或用手推开;若在孩子睡时检查,触到痛处,也会被惊醒。由于腹部的不适,孩子一般不愿意活动右侧下肢,行走时有步态不稳、跛行等异常表现。阑尾炎原则上首选手术治疗,且阑尾手术大多术后一般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正常发育。李勇提醒,生活中要合理饮食,积极预防阑尾炎,若发现孩子患有阑尾炎应当及时送医治疗。
普外二科专家门诊安排
主任医师 李 勇 周二全天
主任医师 肖雅玲 周一、周三全天
副主任医师 黎 明 周四全天
副主任医师 唐湘莲 周五全天
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