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17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先后收治了17名异物卡喉患儿,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1岁,其中男孩11名,女孩6名,病程最长7天,最短3小时。
异物卡喉发生的年龄段以1岁-1岁半左右为多,占82.35%,异物种类通常有花生、葵花籽、板栗、松子、青豆、南瓜子等坚果类食物及笔帽、塑料玩具等。婴幼儿由于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不断增强,喜欢将花生、瓜子等放入口中。年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硬食物嚼碎,喉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进食此类食物时,若嬉笑、哭闹、跌倒时易将食物误吸入气道而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严重者可危急生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黄敏提醒,家长们要加强自身及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在看护者的视线内活动,同时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口含东西玩耍,避免边玩边吃,不追追打打,谨防意外造成伤害。若一旦发生异物误吸应让孩子尽快就医,途中注意减少各种刺激,避免孩子哭闹,尽量保持安静。当异物卡喉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时,在拨打120电话的同时,1岁以下孩子可采取背部拍击法与胸部手指按压法交替使用,1岁以上孩子可采取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措施。
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