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长沙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百校公益巡讲暨心理健康普筛”活动顺利启动。该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湖南FM90.5)、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湖南心博仕心理研究院联合发起,以“家校共护‘心’健康”为主题,聚焦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活动现场,全面启动了“心健康 百校公益联盟100讲”落地宣讲项目。项目首批计划在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朝阳幼儿园等20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专家巡讲和普筛活动,传递医学科普知识,护佑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同期,为首批合作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基地进行授牌。
“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省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曹霞表示,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校需要同步协调、及时沟通。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呈低龄化趋势。根据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中重度抑郁为7.4%。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而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每年新生儿数量在1800-2500万之间,而每年自杀的青少年数量竟已高达10万。
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莎介绍,青少年时期,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是依赖性的童年期发育到独立自主的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改变,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恰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炼轻心理保健的误区。
此次活动依托家校共育的健康生态,组建以省内知名医院专家为成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巡讲团,针对青少年儿童成长的理特征,就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的运用,通过构建“预防-预警-干预”三位一体有效干预机制,开展青少年心理素质课程和相关普筛活动。同时,解决学校心理健康师资短缺,专业不专职等现实问题,优化盘活有效资源,积极打造社会、学校、家庭共建共赢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环境,切实帮助青少年儿童快乐成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湖南FM90.5)总编辑温泉,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景诗,省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曹霞,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静,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张博文,省心理学会中小学专委会会长刘正华,湖南心博仕心理研究院董事长蔡建明等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图文/编辑:姚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