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误食“水晶宝宝”导致肠梗阻
2021/12/31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918
小小(化名)皮肤白皙,十分爱笑,是全家人的开心果。几天前,小小突然出现呕吐,尤其在进食后呕吐次数频繁,同时也有好几天没有排大便,而且生病以来,小小不怎么吃东西。于是,小小的父母带着小小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就诊。
医师在完善各项检查后发现小小腹腔内部分肠管有扩张,疑似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小小呕吐、腹痛、腹胀症状不能得到缓解,为了进一步的治疗,主治医师决定给孩子实施手术治疗。经详细评估小小病情后,普外一科手术团队给小小实施了“剖腹探查+小肠异物取出+肠减压术”,手术顺利。此时导致小小呕吐、腹痛、腹胀的原因也真相大白,手术医生在小小的小肠内发现一个直径大小约3cm,形状似“水晶宝宝”的黄色透明胶冻样物质。“水晶宝宝”是一粒粒颜色绚丽的小珠子,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后,能够“长大”百倍,原来小小是因为异物完全阻塞了肠腔而导致了肠梗阻。目前,小小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恢复顺利,已经办理了出院手续。
普外一科尹强教授介绍,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首要因素,儿童消化道异物也是的其中的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 岁,小儿由于辨别能力差,大多在玩耍时无意吞食。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异物有尖锐性的如枣核、铁钉、棒棒糖棍;圆钝性的如磁珠(“巴克球”)、硬币、弹珠,“水晶宝宝”等。其中大部分异物可经胃肠道自行排出,无明显不适症状,但尖锐的异物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一定的伤害,对于直径较大的异物,容易滞留于胃肠道,当食物通过时推动异物移动位置等一些原因容易造成异物嵌顿,从而导致胃肠道梗阻、穿孔。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后,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腹痛、便血等症状应警惕消化道穿孔,胃肠穿孔是消化道异物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可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平时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加强看护,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避免吞食异物。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频繁呕吐、腹痛、腹胀的情况,一定要警惕消化道异物,及时带孩子就医。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