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寒冬来袭,警惕温暖杀手伤害你的宝宝
2021/12/28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823
寒冬来袭,气温骤降,各位宝爸宝妈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为自家宝贝采取各式各样的保暖措施,然而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总是防不胜防,各位家长特别需警惕身边的温暖杀手,谨防儿童烧烫伤。
近期,才刚出生十多天的小乐乐,因为肚子有点胀气,奶奶用热水袋给宝宝热敷肚子,造成烫伤住进了医院。无独有偶,一个多月的安安因为黄疸迟迟未退,家人们便张罗着给宝贝照一照“蓝光灯”,实际上给宝宝照的是理疗灯,而不是蓝光灯。但没想到在照灯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安安被严重灼伤,来到医院的时候宝宝胸腹部有大面积水泡并且部分皮肤已经发黄发黑,看着让人十分揪心!
烧烫伤是小儿常见的意外损伤,据调查其中以0~3岁的婴幼儿发生率最高,因为婴幼儿对损伤的耐受性较差,发生休克等严重后果的风险更高。烧烫伤又包括哪些呢?烧烫伤主要是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组织损害。烧烫伤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开水烫伤,热油灼伤,电烧伤,强酸强碱化学烧伤等。宝宝烫伤后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紧急处理,能减轻伤害,若处理不正确,会加重病情,严重时更会危及生命。那么,当宝宝们发生烧烫伤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般烧烫伤的急救五部曲(冲、脱、泡、盖、送)
冲:发生烫伤时,要快速远离致伤环境,无水泡,疼痛感较轻,仅烫伤部位轻微发红时,可用流动冷水(一般水温20°即可)冲洗15~20分钟,或用毛巾蘸冷水湿敷,进行局部降温处理,不要直接用冰块/冰袋,或者冰水,以防冻伤。若烫伤处出现水泡,则不建议用冷水冲洗,避免冷水冲洗刺激下导致水泡破裂。冷却降温后,烫伤部位切勿揉搓,以免将皮肤弄破。
脱:冷水降温后,小心的脱掉衣物。如果遇到宝宝的衣服难以脱下,不要强行拉扯,避免拉扯过程中导致烫伤面积增大,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可用剪刀耐心剪开,(剪刀使用过程中剪刀头朝上,避免误伤烫伤部位)或紧急前往医院处理。
泡:宝宝衣物脱下后,可把烫伤部位泡在冷水中持续降温10~30分钟,进一步止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宝宝年龄小,泡水时间不可过长,并注意其他部位的保暖,避免体温过低。
盖:疼痛减轻后,如家中常备有湿润烧伤膏类的药物及时涂抹在创面后,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轻轻覆盖在烫伤处,以减少外界刺激和污染,切记不可自行将水泡刺破。如若没有药物,尽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与衣物隔离。
送:烧伤后的宝宝应积极就医,避免创面的继发感染而形成疤痕,影响美观。严重烧烫伤宝宝应尽快送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输液、创面护理、抗感染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烫伤导致的机体损伤。
家长不可做:
①不要听信偏方,外涂牙膏,酱油,蜂蜜,植物油……,不但不利于伤口恢复,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②不要贴创可贴,使用过程中易让烫伤受损皮肤撕裂,加重损伤。
③不要外涂红药水等含色素的药水,药膏,以免影响判断。
家长如何预防烧烫伤?
①提高安全意识,创造安全的环境,做好看护。
②远离热源,装有热汤,热水等容器远离婴儿放置,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保暖,婴儿保暖以提高环境温度为主。
③宝宝有黄疸,到医院治疗,自己在家照蓝光不但容易延误病情,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
④避免火源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避免接触危险电器,妥善保管好各种热源及易燃品。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