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有缺、大爱无缺”:2021年先天性畸形干预新进展学习班在吉首成功举办
2021/12/13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627
为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推进健康精准扶贫工作,减少先天结构畸形所致儿童残疾,由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先天畸形干预专业委员会以及湘西州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2021年先天畸形干预新进展学习班暨先天性畸形干预委员会年会于12月9-10日在湘西吉首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各基层医院近两百余人汇聚一堂,聆听前沿之音,共享学术盛宴。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周锦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四级调研员李民意、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周绍明、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斯君、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会主席王可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科科长彭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罗勇等出席了此次学习班开班仪式。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和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培训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和水平,减少因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对于那些“可救治性”的先天畸形,通过产前、产后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恰当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是治疗出生缺陷的关键,而不是“谈畸色变”,盲目引产。
本次学习班由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周崇高教授主持,邀请新生儿外科,小儿五官、心脏、泌尿,超声、产科、遗传的相关专家围绕:产前诊断新进展、产前遗传咨询、胎儿期腹盆腔肿块及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先天性五官畸形、新生儿上下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与疗效评价、小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出生缺陷公益救助项目政策解读等为主要方向进行授课。教授们以典型病例救治导入,授课内容通俗易懂、临床指导实用性强。推广“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产后手术序贯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率、可矫治畸形救治成功率,降低围产期死亡率。
此次在湘西吉首开展学习班,加强了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有效推进了先天结构畸形疾病规范化诊治交流平台的建立,保障全省先天畸形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我们秉承“先天有缺、大爱无缺”的救治理念,充分发挥我院公益慈善项目的资源优势,不但要治好患儿的先天缺陷,还要提高患儿的远期生活质量,不再背上先天畸形的沉重负担。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