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医院科研平台的发展,我院儿研所建立了SPF级动物房,共分为两层,拥有小鼠笼位800余个,大鼠笼位40余个。目前,动物房饲养了敲基因小鼠十来种,并能构建肿瘤、低氧、肥胖和炎症等多种动物模型,医院先后引进了辐照仪和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等先进设备,为儿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保障。
为了让先进仪器在各项科研中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科研工作,儿研所会面向全院对每一台新引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应用介绍及操作培训。10月9日,新引进的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到达儿研所动物实验室,珀金埃尔默公司的工程师就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器的原理、应用、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理论培训,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研究物体进行光学标记,使其具有发光的性质,再通过成像技术及设备对光信号进行采集成像。可通过生物标记、荧光标记和同位素三种方法进行标记。标记的样本包括: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细菌、病毒、多肽、抗体、纳米材料、药物等等。因此,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的研究已涉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癌症、干细胞、细菌及病毒、炎症、免疫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等等。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器操作简单,但需注意对动物进行恰当处理,如合适的麻醉方法、剃毛到位、降低食物荧光信号干扰等。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条件之一,是人类的替身,起着“活的天秤”和“活的化学试剂”的作用,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研究。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器的引入对助力实验动物平台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在活体水平对疾病整体发展过程的观测。同时,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也能实现在活体水平对细胞动态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实时观测,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研究需求,为临床科研平台添加了最先进的设备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