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1科:“以针代刀”,介入有道
2021/06/07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2500
十岁的浩浩因为咳嗽,气促半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医院很快为浩浩完善了胸部CT平扫+增强发现后纵隔内食管、气道周围软组组织高密度肿块影及轻度强化,双侧主气管明显受压,左侧肺气肿,考虑患儿肿块位置特殊,侵犯范围广,对周围器官存在明显的受压改变,紧急申请了全院相关科室专家大会诊,最后各专家统一意见,建议全麻+喉罩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来明确肿块性质。
6月2日上午,以周雄副主任医师为主的肺介入团队在麻醉手术科王江平教授团队的全力配合下,通过喉罩进行支气管镜检,发现患儿隆突平面支气管内膜粗糙,左侧支气管明显狭窄,通气受限,并伴有少许出血,右侧支气管亦有狭窄,完成镜检后根据CT结果,周雄医师果断取隆突偏右侧后下方为针刺活检部位,将针刺透气管,支气管壁,刺入纵隔包块病灶内,取出针鞘内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快速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细胞,避免了开胸手术活检。
科室主任张新萍博士介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是一项重要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技术,是采用特制的带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工作孔道进入气道内,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灶进行穿刺吸引,获取气道壁、肺实质以及邻近支气管树纵隔内病变部位的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一种技术,它在纵隔、肺门、肺部外周结节病变的性质诊断,以及肺癌的分型分期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纵隔镜及开胸探查术,TBNA技术因其微创、有效、简便、创伤小、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得到广泛应用。虽儿童因自身特点,对TBNA的技术、器材、麻醉等要求较高,应用TBNA时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儿童呼吸介入团队的不断探索,TBNA在儿童中运用也越来越多,填补了常规诊治过程中的空白,为纵隔或肺门病变患儿带来新的诊断理念和方法。
重症儿童肺介入的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精准的诊疗技术为三湘儿童带来了福音。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