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一科:10月男婴腹部隆起,竟是肝脏上面长了肿瘤
2021/03/17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376
10个月的程程(化名))刚刚学会了爬行,给一家人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几天前,程程的妈妈无意中摸到程程右上腹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块,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带程程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经B超、CT等检查发现,程程右上腹的包块长在了肝脏上面,考虑肝母细胞瘤的可能,为进一步诊治需要住院实施手术治疗。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参与人体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作用,是人体内一个强大的“化工厂”,也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器官。普外一科主任尹强及其团队对程程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后,为程程制定了最佳手术治疗方案——实施解剖性肝段切除术。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剩余肝组织的结构完整性。
3月10日上午,在普外一科团队精湛技术与麻醉手术科团队密切协作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的为程程实施了解剖性肝S4b(肝脏左内叶下段)、S5(肝脏右前叶下段)段切除术,手术顺利,重量达312克的巨大肝脏肿块被完整切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肝脏组织及功能。这样的结果对于医生与患者家属而言都是非常欣慰的,期待着程程后续的治疗能非常顺利。
普外一科主任尹强教授介绍,肝脏血液丰富,质地柔软而脆弱。肝静脉系统(三大肝静脉、肝右后静脉、尾状叶静脉)在肝脏内与Glisson系统(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相互交叉,犹如互相交叉的双手。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nd(1954)肝段划分方法,依据Glisson系统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系统在肝脏内的走行,将肝脏进行划分为左、右两个半肝,五肝叶,八肝段,其中Gliss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依据这种分法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不会影响其他肝脏组织,临床上依据这种肝脏的分叶与分段方式,施行肝段或联合肝段等切除,为保证肝脏存活,术者在切除病变肝段时必须沿着这些分段的周围的血管进行,即切除线平行于肝静脉,这样位于中心位置的门静脉、胆管、肝动脉得以保留。肝S4b、S5段切除手术是一个比较高难度的手术也是比较高精尖的手术,需要术者娴熟的操作技巧及团队的密切配合。肝段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能够部分肝切除治疗且有手术指征的肝脏局部性病变,包括肝肿瘤、肝脓肿、肝囊肿、肝外伤等。目前,手术是肝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
尹强提醒,肝母细胞瘤的手术与年龄无关,只要具备手术切除条件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完整切除之后联合化疗,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家属应重视对孩子的体检,给孩子洗澡时,按洗澡的顺序摸摸全身,如发现肿块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