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罕见先心病冠脉畸形宝贝重获新生
2021/01/29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2520
2岁7月的圆圆(化名)出生后不久,在贵州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但因经济困难一直未就诊,今年一月因反复肺炎住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医生告诉圆圆父母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心病,手术治疗难度极大,风险极高。经慎重考虑后,圆圆的父母慕名从贵州来我院就诊。
入住心胸外科后,技术精湛的超声科主任陈文娟给圆圆行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圆圆左室明显增大,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纤维化改变,瓣膜存在重度返流,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多切面扫查下,显示涵涵的左冠状动脉开口于肺动脉左后壁,是典型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同时心脏CTA检查也进一步确诊为ALCAPA。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大概每30万新生儿中仅有1例,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4%-0.46%。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不同,该病在初发阶段就有心肌功能受损,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手术方式首选冠脉移植术,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治,1岁内死亡率高达90%以上,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远期效果良好。
图1 术前心脏彩超明确诊断患儿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对于婴幼儿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直径小、解剖变异大,冠脉移植手术操作难度非常高,术中需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开口和走向,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策略与技巧。ALCAPA手术难度大,术中对心肌的保护至关重要,术后监护要求非常高,是目前国内外先心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对心脏外科医生、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团队技术水平的综合考量。
心胸外科主任黄鹏介绍,冠状动脉是正常人最早从主动脉发出的两根分支,分别在主动脉根部的两边发出,是心脏的生命血管。小儿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常常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改变,但是临床表现却有别于成人的冠心病,临床上常被诊断为不明原因的心功能不全或者心肌病,导致患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不良。小儿冠状动脉细小且变异性大,因此小儿冠状动脉畸形的纠治手术难度较大;而且术前往往存在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术后很多病人需要进一步的机械辅助循环(ECMO/VAD)等的治疗,治疗风险极大,死亡率高。圆圆的年龄较大,冠脉侧枝循环丰富,术中心肌保护难度大,且检查发现圆圆的左冠状动脉主干极短,直接见分叉,导致冠脉移植的难度明显增加,比以往同类型的患儿治疗难度更大,术前经过多次多学科的讨论,最终确定手术方案。
1月19日,手术如期进行。在手术中,黄鹏主任发现圆圆的左冠状动脉开口于肺动脉左后方,主干极短,和术前评估的一样,左冠移植至主动脉困难,采用术前讨论的手术方案,留取左冠button,离断主动脉,行lecompte调转大动脉,左冠及部分肺动脉壁缝合至主动脉切口,心包重建左冠前壁,再吻合主动脉,就这样巧妙的把左冠状动脉移植到了主动脉的根部,同时避免了冠脉张力过大、扭曲,避开了肺动脉的压迫,成功恢复了圆圆左侧心肌正常的血液循环。术中严格保护心肌功能,随着主动脉开放,心脏自动复跳,心律正常,再给予充分辅助,圆圆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考虑圆圆的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导致心肌水肿,给予暂时不关闭胸骨,仅把外层皮肤缝合回CICU进行术后监护治疗,经治疗后于1月21日行关胸术,1月23日撤离呼吸机,目前病情基本稳定,同时已积极申请慈善救助,解决经济困难无钱治疗的尴尬境况。
图2 术中
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近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冠状动脉畸形纠治手术近二十例,围术期多学科MDT模式的开展,让众多复杂先心病的患儿得到良好的救治,爱心慈善基金的救助,给家庭困难的患儿带去了福音。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