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0/09
检验中心:开展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快速检测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RS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通过空气传播,在环境中生存时间长达6小时,当污染过的手或物品直接接触眼或鼻黏膜时,最易发生感染。早期快速诊断有利于早期隔离治疗,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目前RSV检测方法已有多种,包括抗原检测,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免疫荧光、ELISA等方法检测。检验中心开展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检测标本为鼻咽拭子,保证在收取标本后的1小时内出具报告。相比其他方法,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病毒感染的病原诊断,大大缩短实验室诊断时间,具有快速、高效、操作方便、灵敏度与特异度高等特
02
2020/09
新生儿四科: 生命从不孤独——妈妈留在母乳袋上的爱
“今天是你住院的第8天了,多久才能见到你?真的想你~”;“没有你的月子是什么月子,我宁愿每天被你闹得没时间吃饭睡觉”;“你的名字—昕冉,寓意旭日东升”;“辛苦所有医护人员照顾她,可以让我们早日见面”......这满载温情的语句写在一个个母乳保存袋上,出自长沙23岁年轻妈妈的笔下,由孩子的爸爸每天送达NICU病房。10天前,这位年轻妈妈急诊剖宫产后生下一名女宝宝,几小时后宝宝就被送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四科重症监护室。为祈祷宝宝早日康复,年轻的妈妈将母乳包装袋当做信纸,给日夜思念的孩子写下一句句爱的鼓励,即使见不到孩子,孩子也看不懂这些虽朴实却爱意满满的字句,可是妈妈仍用自己力所能力的方式来表
02
2020/09
呼吸内科:关注儿童过敏,召开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
8月26日18点,由呼吸内科牵头,联合皮肤科、消化内科和检验中心,在科内学习室召开了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以儿童过敏性疾病为主题,呼吸内科主任陈艳萍教授现场主持,检验中心祝兴元教授、消化营养科赵红梅教授专题讲座,皮肤科汤建萍教授、呼吸内科饶花平教授出席讨论,临床医生、护士共同参与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祝兴元教授对儿童过敏原检测及结果进行了解读,讲解了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湿疹及食物过敏等常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症状表现以及检查项目建议,指出特异性过敏源检测是一切免疫治疗的先决条件,大部分过敏性疾病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也有可能转化为IgE介导。随后
01
2020/09
“中医儿科医师说”暨中医文化提升巾帼立业系列活动线上直播:首次中医护理专场
为了进一步传播中医文化理念和推广中医特色护理,8月28日(周五)晚20:00-21:00,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团队以及中医文化提升巾帼立业小组联合,首次推出了中医护理专场的线上直播活动。本次活动由康复中心中医儿科团队负责人、中医儿科博士李海霞主治医师主持,并邀请到中医康复区临床经验丰富的两位主管护师——符莎和赵素芬,分别以“小儿脾胃虚弱的中医护理”、“中医艾灸治疗与护理”为主题进行了线上讲座。首先,主持人李海霞表示,由于中医护理基于祖国医学整体观、辩证观理论,一直以来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出了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
16
2020/10
神奇隧道建立,吞咽困难解除:我院成功开展两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OEM术)
今年7月,7岁的乐乐(化名)来到了我院消化营养科住院。原来,乐乐3月前不知怎的出现了频繁呕吐及吞咽困难,夜间反酸,睡眠不好,身高、体重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落后,出现了重度营养不良......经过CT、胃镜、消化道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医生最终诊断乐乐患有贲门失弛缓症。无独有偶,13岁的小茹(化名)也于近期在消化营养科住院,相比乐乐,小茹吞咽困难的时间更久,长达2年,每次进食时需要借助饮水,且有频繁呛咳,夜间入睡后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小茹日渐消瘦,同样存在重度营养不良。经过一系列检查,小茹也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由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高和松弛障碍引起的,以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
01
2020/09
急诊综合一科: 1个月女婴“一个头两个大”竟是K-M
娄底刚出生38天的女孩小落落(化名)出生后不久被妈妈发现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而且落落后枕部还有个小小的青紫色肿块,但随着落落一天天的长大后枕部的肿块也在长大,现发展到整个后枕部已经肿胀的影响到了孩子的颈部扭伸活动。焦急万分的落落父母辗转着省内外多家医院,发现治疗效果欠佳。直到8月29日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急诊以“血小板减少查因,头枕部肿块1月余查因”收治急诊综合一科入院。落落入院第1天接诊医生谢波就立刻为落落急查血象,并做了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落落的血小板只有12×109g/L,正常血小板为:(100-300)×109g/L。并且分析了头枕部肿块应该是血管瘤侵犯。就根据病情当天就紧急输
01
2020/09
新格局、新挑战、新发展:第三十七届全国小儿急救技术新进展高级研修班顺利召开
8月28日,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举办的第三十七届全国小儿急救技术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如约而至,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下讲座+线上网络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省内外300余家医疗单位代表注册学习,线上观看人数达2万5千余人次。会议开幕式由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兼急救中心主任肖政辉教授主持,她首先对与会嘉宾讲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会代表及观看直播的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大家能在此次会议中实实在在的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收获!本次会议围绕新格局、新挑战、新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国内知名儿科专家共话儿科救治新技术、新进展,共同探讨后疫时代儿科如何遇“冷”求“变”,在疫情危机中求新机,于医卫变局中
01
2020/09
PICU2科:2岁男童误服管道疏通剂造成重度灼伤
PICU2科病房外,每次看到医生拍来的照片,西西(化名)一家人都会心生崩溃。一切起源于几天前的一个意外。据西西家属回忆,8月27日,爷爷刚刚拿回网购的管道疏通剂放在桌上,此刻电话铃响起,就在爷爷接电话的一眨眼功夫,2岁的西西拿起桌上的管道疏通剂吃进了嘴里。瞬间,强烈的刺痛下,西西大声哭喊,慌乱之下,家人赶紧用清水给西西冲洗口腔,殊不知,结果病情更严重了。接诊时患儿的嘴唇、口腔,明显发黑、肿胀、部分粘膜脱落溃烂,口唇已经很难开合,只能保持张开一个横指的大小,发不出声音,更别提喝水进食了。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入院后急诊给西西做了胃镜,发现西西的口腔、咽喉、食管及胃体部位粘膜已明显发黑、肿胀。
01
2020/09
神经内科组织大内科业务学习
为提高我院临床医师对儿童多学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及时了解儿童多学科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8月27日,由神经内科组织的大内科业务学习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大礼堂成功举行。本次业务学习由神经内科廖红梅主任医师、吴丽文副主任医师及杨理明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其中,廖红梅教授为大家讲授了《儿童肌病》,吴丽文教授讲授了《遗传基因检测报告临床解读》,杨理明教授讲授了《癫痫精准诊疗的长程体系化管理探讨》。来自大内科片区非值班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片区各个临床科室的非值班医务人员共计200余人齐聚大礼堂,共飨知识大餐,会场座无虚席,学习氛围浓厚。廖红梅教授介绍儿童常见肌病包括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病,先天性肌病,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
01
2020/09
战暑期高峰,麻醉手术科推行一系列保洁奖励措施
暑假高峰期间,麻醉手术科每天手术量达100余台,为了减少院感的发生,为患儿营造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减少接台消毒等待时间,麻醉手术科出台一系列针对保洁方面的奖励制度。全面推行工分制,月底,对工分前三名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保洁员叔叔阿姨们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工分登记流程。为减少登记时间,提高接病人效率,麻醉手术科为每一位保洁员叔叔阿姨定制一个专属名字的印章。病人及家属到达等候间的时候,保洁员先为病人及家属量好体温做好登记,然后盖上刻有自己姓名的印章,这样既能方便统计,又能帮忙减轻叔叔阿姨们的工作。其次,根据麻醉手术科目前手术量多及手术时间长等现况,在医院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特增设夜班
28
2020/08
湖南省儿童医院召开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强化培训会
为积极应对2020年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疫情相关防控工作,8月27日下午,医院邀请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安华教授来院举行了一场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下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题讲座,所有院领导、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药等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医护共27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吴安华教授结合湖北武汉、黑龙江哈尔滨、吉林舒兰、辽宁大连抗疫实战经验,生动地讲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意义,尤其强调了“早发现”和做好“自身防护”的重要性,同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及《医
01
2020/09
肾脏风湿科:开展实习护生专科知识思维导图评比赛
为提高实习护生专科知识的掌握度,肾脏风湿科尝试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习带教中,2020年8月,针对科室实习的本批次护生开展了专科知识思维导图评比赛。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Tony·Buzan创建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高度组织性的图形。护生入科后,首先由总带教老师给护生们培训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及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要点。然后指导学生从新病人的入院宣教、疾病的健康教育、常见操作的流程、肾活检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出院指导等科室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操作等方面选题,将相关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制作过程中,再由各自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实习护生们都非常重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