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1/09
消化营养科:不一样的暑假,罕见病不再罕见
今年的暑假,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比往年要忙碌,每天手术班都被排得满满的,医生护士们经常奋战到很晚,尽管如此,大家都累并快乐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组团来医院“暑假相约”啦!仔细一看,会发现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口唇、手指足趾黑斑。既然是黑斑,他们为什么来到的消化营养科,并且还要接受内镜手术呢?原来他们的胃肠道里悄悄长了息肉,这些息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可以在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生长(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导致孩子们出现腹痛、呕吐,甚至便血,长期以往,有些孩子还继发了贫血、营养不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孩子的家长也有相同症状。原来,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黑
02
2021/09
消化营养科:唤醒昏迷宝宝,营养治疗显威
“看,她醒啦!我的女儿有意识啦!”激动的声音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在场医生、护士目光齐刷刷投向病床上的女童,母亲紧握着孩子伸出的手,轻声呼唤。“彤彤(化名),你能看到我了,是吗?我是妈妈啊...”温情一幕令所有人感动,经过近三个月的煎熬和努力,大家终于迎来了这个喜悦时刻。今年5月25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彤彤(化名,1岁3月)先后出现呕吐发热,家长连夜带彤彤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期间彤彤发生抽搐,情况严重,后来逐渐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微弱,意识处于深度昏迷,随即送入ICU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诊治,彤彤最后诊断为“重症脑病,肺炎,肠炎,意识障碍”等多种疾病,接受各项治疗后虽然生命体征稳定,但
07
2021/09
新生儿科优化整合启“新生” 凝心聚力促发展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既是新生开学日,也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优化整合后重新出发,开启新征程的日子。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9月1日和9月2日利用两天晨会交班的时间,急救片区联系院领导副院长刘青松把每一位轮转新病区的工作人员护送到新的岗位,并给大家加油打气。在每个病区的晨会交班上,首先由党总支书记龙朝杰宣读了医院关于新生儿病区优化整合的文件,然后每个病区的主任、护士长及大科的主任、护士长发言,最后由刘青松做总结。每个病区的主任护士长纷纷表态发言,一定会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质量管理,保障病人安全,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为新生儿中心的学科发展贡献力量,新生儿大科主任彭小明表示,
02
2021/09
放射科:心疗愈,心自由,沙盘游戏之旅
8月30日下午,由职工心灵关怀之家组织的沙盘游戏在心理关怀驿站温暖开展,放射科一行12人参加了此次轻松疗愈之旅。正式游戏前,陈敏老师进行了沙盘游戏的简单介绍,它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的架子上,,自由挑选小模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的容器(沙盘)里,创造出一些场景,然后由治疗师运用荣格的“心象”理论去分析来访者的作品。沙盘游戏疗法认为,沙盘游戏是探索潜意识的媒介和工具,可以通过沙盘,连接人的意识与潜意识,通过沙盘和玩具模型,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心情感世界,其游戏本身即是疗愈。经过了前期的心理放松与互动小游戏,大家很快便进入状态,首先要选择三个道具讲述自己的优秀品质及值得
02
2021/09
心血管内科:优质服务之出院温馨提示贴
在心血管内科,出院的病人除接受常规出院宣教外还会收到护士站的温馨提示贴,不同颜色提示贴针对不同药物注明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很好的保证了患儿回家后心血管相关药物使用的正确率和依从性。儿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川崎病和小儿心律失常等都属于慢性疾病,出院回家后需要长期的延续性治疗和护理,口服药的正确和有效服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而儿童心血管药物种类繁多,使用要求复杂,加上大部分药物无专门的儿童剂型,居家的药物管理往往面临很大的挑战。陈宝宝(化名)爸爸说道:“出院结账每次都匆匆忙忙的,医生护士都会跟我们反复说药回去药怎么吃,但总会搞不太清
02
2021/09
麻醉手术科:精准排兵布阵 提升急救技能
为了增强团队的应急救治意识,提高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快速、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使各位医护对于紧急抢救时的站位更加清晰明确。近期,麻醉手术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模拟教学——心包填塞应急预案演练。为保证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护理教学组在教学活动实施前1周便开始着手准备。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确定病例情境,然后针对病例进行讨论、整理、撰写脚本、布置环境,并进行多次预演,不断修正与完善整个模拟过程。“患儿心率、血压下降明显,怀疑心包填塞......”巡回护士、麻醉医生立刻启动应急方案,暂停手术,多科医生协助急会诊,同时请求人
01
2021/09
心血管内科:优质服务健康宣教到床头,移动视频来助力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住院家庭定制了健康宣教专属小视频,以便更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促进疾病康复进程,培养患儿及家庭其健康行为转变。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以口头宣读和发放图文式宣教材料为主,形式呆板、耗时多、同质性得不到保证,家属及孩子往往不容易完全接受和理解医学相关知识及护理配合要点,导致宣教效果不理想。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新型信息化方式如多媒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在各类疾病的健康宣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住院儿童的健康宣教,因受患者年龄、语言发育、受教育水平等影响导致儿童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不足,宣教需满足家庭整体要求求导致教育满意度低。本科结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将相关
31
2021/08
肝病科:优质服务从微笑开始
为更好地营造积极、主动、热情的优质服务氛围,肝病科坚持不懈的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秉承服务奉献的“最美”品格,增进社会对儿童医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传播医患沟通中的正能量,向“最美天使”学习,人人争做“最美天使”。肝病科特推出“微笑服务”活动,从医生到护士,从实习生到工勤人员,要求全体员工接人待物保持微笑,给每位工作人员配发一枚微笑勋章,希望用温暖的笑脸拉近与小患者的距离,并在服务中注重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在肝病科,面对的都是孩子,小到几个月,大到中学。面对每一个哭闹抵触的孩子时,肝病科的护士用一个大大的笑脸去安慰每一个宝宝,说:“不怕,乖!阿姨轻轻的,像蚊子叮一样。”扎完针后,护士会跟每一位
31
2021/08
神经内科:优质服务,情暖人心
8月26号,终于听到小紫涵要出院的消息了。从呼吸科转到神经内科,又转到ICU,再转回神经内科,一波三折的辗转,与生命的赛跑,历经2个多月的治疗,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听到这个消息科室的姐妹们都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26号下午,责任护士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从患儿病情出发,详细认真的给患儿做出院健康宣教。就在说完转身时,家长突然转背就拿出3面锦旗,说“太感谢你们了,我不善言辞,拿这个送给你们,以表感激之情”。寥寥几句话,家长都是那么羞涩,但对医护人员来说却是一份满满的信任和对工作最高的肯定。7月19号,小紫涵因“间断抽搐45天,吐奶、呛咳20余天,面色苍白、发绀15天”入院我院呼吸科;7月23号,因
31
2021/08
神经外科:救治一例巨大脑肿瘤“袖珍”患儿
神经外科近日收治一例巨大脑肿瘤“袖珍”患儿。患儿小涵(化名),3岁,体重6.4Kg,身高83cm,头围38cm,整个身型不如半岁的正常婴儿,着实是“袖珍”。这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孩子,出生后即患有多种疾病:唇腭裂、小头畸形、发育迟缓、重度营养不良等,导致了目前的现状。祸不单行,3天前小涵因精神萎靡不振、头晕、不肯吃饭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检查确认为小脑肿瘤。肿瘤位置特殊,长在小脑且巨大,严重压迫了脑组织,随时危及孩子生命。及时手术是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但对于这种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麻醉、手术风险显著提高,不管是术中出血还是术后的消耗,都可能加速患儿的死亡。家人多方打听,选择了将孩子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神
31
2021/08
神经外科:儿童自发性脑出血需警惕脑血管畸形
8月27日,一名7岁脑疝昏迷脑出血患儿,经院间快速转诊至我院,通过绿色通道急诊开颅,神经外科手术团队及时为患儿拆除了颅内“炸弹”,术后第二日患儿恢复清醒,此项应急救治充分的反应了医院团队协作能力和我院神经外科专科疾病急诊救治能力。8月26日晚上八点多,7岁的小添(化名)游泳回家后,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未进一步行CT检查。8月27日晨,小添再次出现呕吐,很快出现呻吟,神志不清,并且伴有抽搐。就诊于当地医院,CT检查结果考虑诊断:右侧颞叶脑出血、脑疝。考虑患儿病情危重,当地医院赶紧用救护车将患儿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上午9点半我院急诊转运中心接到当地医院转诊电话后,立即通知神经外科做好接收准备。神经
31
2021/08
骨科:14岁少年大腿膨胀如石头,真凶竟是基因
近期我院骨科收治了一位右大腿近端膨胀硬如石头,腿围比对侧大了10多厘米的骨软骨瘤少年小李子。小李子的父亲年轻时也因下肢长骨软骨瘤,未及时医治,导致下肢残疾。在小李子6-7岁的时候,家长就发现他的右大腿有肿块膨出,当时也并未在意,直到青春期发现孩子腿部外观明显异常,已经无法走路,导致整个髋部不能弯曲才来医院看诊。经过检查,确诊小李子的疾病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病原因和家族史有关。影像检查发现小李子身上的瘤体约有40多个,其它部位的软骨瘤暂未对小李子造成影响,在没有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暂不予干预,但右大腿这种严重影响功能的瘤体必须经过切除才能让小李子恢复正常的生活。前期通过病理检查确认肿块非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