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科通过测序原始数据重分析,对一名临床表型复杂、10余年未明确诊断的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明确了诊断,体现了科室在遗传病精准诊断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专业担当。
该患儿目前12岁,自幼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与精神发育落后,目前仅能说出4-5个简单词语,无法形成完整句子,理解能力明显滞后,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缺乏正常社交能力。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为中度发育迟缓。患儿5岁时曾接受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全外显子组检测,未检出明确致病变异,患儿的诊断一度陷入困境。同时,在近期患儿出现两次无严重外力冲击情况下,脊柱多发骨折,提示其还可能合并骨代谢异常或成骨障碍性疾病。
面对复杂临床表型和既往诊断盲区,我院医学遗传科开展对患儿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的系统性重分析,结合最新国际研究进展,聚焦骨骼系统与神经发育双重通路,最终识别出两个致病性的的关键变异,为临床进一步制定明确诊断,制定治疗与随访策略提供了保障:
一是COL1A1基因变异位于Ⅰ型胶原蛋白的编码区域,可能影响胶原结构稳定性,与成骨不全高度相关,明确指向患儿反复骨折的临床主因。
二是BPTF基因变异:该基因在近年来被证实与神经发育障碍综合征有关,或是患儿语言与智力发育迟缓的重要遗传基础。
本病例提示:长期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与相关检测机构在初检过程中遗漏关键线索分不开,诊断未明确造成患儿干预时机延误的遗憾。医学遗传科通过对2022-2023年9家在院的第三方公司的检测报告审核情况来看,检测公司普遍存在数据库更新不及时、对最新发表的文献把握不足、以及数据分析解读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以及临床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与此同时,本病例也再次凸显原始数据重分析的重要意义。遗传检测数据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随着研究进展和知识库更新,重分析往往能够“激活”沉睡的数据,为疑难病提供新的突破口。
医学遗传科对于基因检测阴性、病情复杂的罕见病患者,提供精准的遗传数据二次解读与个体化诊断服务。我科建立了一支以遗传学博士和临床遗传医师为主体的本地化数据分析解读团队,该团队致力于攻关病因尚不明确的罕见病的诊断,逐步实现罕见病从未知到明确再到治疗。团队已被中国医师协会遗传医师分会遴选为“高通量测序解读及遗传咨询实操训练营”的长期师资,并多次承担授课任务;多次在儿童遗传罕见病高峰论坛病例比赛中获奖。目前已帮助多名罕见病、复杂病患儿明确病因,深获同行及患者家属的信任。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