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分享
皮肤科:家长绑绷带纠正孩子吃手 11月龄女婴手指肿胀伴部分坏死
2025/07/18 来自: 皮肤科    作者: 王宋明 浏览:521


  “医生,快看看我的孩子!手指肿得像小萝卜,还发黑了!”714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诊室里,一对年轻父母抱着怀中哭闹不止的女婴乐乐(化名)。据乐乐母亲刘女士回忆,孩子近一个月来频繁吃手,尤其在睡前和独处时,常常将右手第二指含在嘴里吮吸。家人觉得“不卫生”“会影响牙齿发育”,尝试过拿玩具转移注意力、轻拍小手等方式,却始终不见效果。突然在网上看到“捆绑法能快速戒吃手”的说法,便网上买了弹性绷带,将孩子右手松松缠绕了几圈,想着“一晚上就能让她记住教训”。“夜里孩子有点闹,我们以为是饿了,喂了奶也没用,直到天亮解开绷带才发现不对劲。”母亲哽咽着说,解开绷带时孩子右手第二指已肿得比正常手指粗一倍,指腹皮肤呈紫黑色,触碰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刘女士赶紧带着乐乐就近医院进行了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了我院就诊,罗鸯鸯副主任医师接诊,接诊后立即为孩子检查,发现其右手第二指远节指腹皮肤坏死,皮下组织肿胀明显,指腹皮肤出现瘀紫,提示血液循环严重受阻。“弹性绷带看似宽松,实则会随孩子活动越勒越紧,加上婴幼儿皮肤娇嫩、血管纤细,长时间捆绑极易导致局部缺血坏死。”罗鸯鸯指出,若再延迟松解绷带,坏死可能蔓延至指骨,届时可能手术截指。

       科室赶紧给乐乐启动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臭氧水疗,清除坏死组织,进行红光照射治疗消炎消肿,使用促进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及抗感染的药物换药后乐乐伤口明显好转。由于婴幼儿无法表达疼痛细节,罗鸯鸯告知刘女士回去后要细心观察乐乐手指颜色、温度和肿胀程度,通过孩子的哭声和肢体反应判断恢复情况。“最关键的是恢复局部血供,但婴幼儿组织修复能力虽强,坏死区域的皮肤愈合仍需要2-3的时间罗鸯鸯解释,治疗期间需严格预防感染,每天换药时都要小心翼翼,避免触碰脆弱的新生组织。

       罗鸯鸯提醒,婴幼儿吃手不是错行为背后藏着成长密码,吃手是婴幼儿感知世界的正常方式。“0-1岁是口腔敏感期,孩子通过吮吸、啃咬探索物体,吃手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还能促进口腔肌肉发育和神经协调。”只要保持手部清洁,吃手是完全无害的,多数孩子到2-3岁会自然消退。事实上,家长对“吃手危害”的担忧多源于误解。罗鸯鸯指出,网传“吃手会导致牙齿畸形”并无科学依据,只有持续到学龄前且力度过大的吃手行为,才可能轻微影响牙齿排列;而“不卫生”的问题,只需勤给孩子洗手就能解决,远不必采取极端手段。“真正需要干预的,是孩子因焦虑、孤独而过度吃手的情况。”罗鸯鸯举例,若孩子只有在陌生环境或父母离开时才疯狂吃手,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信号,此时家长应多拥抱、陪伴孩子,而非制止行为本身。她建议,当孩子吃手时,可通过摇铃、布书等玩具转移注意力,或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做被动操,用温和的互动替代强硬的阻止。

       乐乐这起事件并非个例。湖南省儿童医院近接诊过例因“纠正吃手”导致的意外伤害,包括手指被橡皮筋勒伤、戴手套引发过敏等。罗鸯鸯痛心地说:“所有伤害都源于家长的‘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婴幼儿身体的脆弱性。”新手父母容易陷入“网络育儿信息陷阱”,盲目相信“快速见效”的偏方,却缺乏基本的安全判断。“弹性绷带、橡皮筋等物品,本就不适合用于婴幼儿身体束缚,家长在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前,都应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是否会伤害孩子?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有更温和的方式?”

 罗鸯鸯建议,当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扰时,可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获取专业指导,而非轻信非专业人士的“经验之谈”。“育儿是一场需要耐心的修行,对婴幼儿来说,‘不伤害’永远是第一位的,比任何‘纠正习惯’都重要。”

       乐乐这场因“爱之切”引发的伤害,提醒着每一位家长: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慢一点、温柔一点,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守护。


编辑:李雅雯

新闻动态
医教结合 共促融合教育
9月5日上午,“医教结合 共促融合教育”主题研讨会在长沙市开福区沙坪实验幼儿园开展,会议参与双方为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健康管理中心团队和沙坪实验幼儿园教师团队,共同为秋季新入学的特殊儿童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教学和评估方案。
2025-09-08
皮肤科:暑期接诊1000余例儿童白斑性疾病
“医生,您快帮我看看孩子脸上的白斑!”8月31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诊室,来自长沙的刘女士紧紧牵着8岁儿子乐乐(化名)的手,语气里满是焦急。乐乐安静地站在一旁,小脸上分布着好几块类圆形白斑,有的长在嘴巴周围,有的散在面颊部,大小不一,最大的一块直径约1厘米,远远望去格外显眼,与周围正常肤色形成鲜明对比。刘女士告诉接诊的树叶主任医师,一周前她给乐乐洗脸时,突然发现孩子嘴巴旁边多了一小块“白印”,起初以为是蹭到了什么东西,可反复清洗后仍未消退。“我当时没太在意,想着可能过两天就好了。”可没想到,短短几天内,白斑不仅没消失,反而在面颊部又新增了好几块,这让刘女士瞬间慌了神。
2025-09-08
医院部署启动2025下半年校园体检工作
为切实守护青少年身体健康,严格落实校园健康管理相关要求,9月5日,湖南省儿童医院专题召开2025年下半年校园体检工作部署会议。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政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部署,儿童保健
2025-09-08
肾脏风湿免疫科科普作品荣获湖南省女医师协会科普比赛一等奖
9月5日,在湖南省女医师协会举办的2025年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普比赛中,由我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团队自编自导的医学科普情景剧《哪吒的“紫云斑”之谜——认识IgA血管炎》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2025-09-08
助力健康中国民生实事落地:儿童青少年疾病早期识别高研班在长沙圆满召开
9月5日上午,由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与湖南省女医师协会联合承办的“儿童青少年疾病早期识别能力提升助力健康中国民生实事工程高研班”在长沙金源阳光酒店顺利召开。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唐振宇到会讲话,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肖政辉致辞。
2025-09-05
医院亮相2025年全国科普月(湖南)活动 科普夜市人气旺获市民好评
9月4日下午,由湖南省医学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湖南)活动“科普游乐会.健康零距离”——大型健康科普嘉年华活动在烈士公园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省17家三级医院30多个专科的专家团队开展义诊,医院在党委副书记马琳带领下组成16人专家团参与了本次活动。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为、科普部部长陈紫封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2025-09-05
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儿科影像学组2025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群山如黛。在这清爽宜人的日子里,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儿科影像学组2025学术年会于2025年8月29日至31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市顺利召开。
2025-09-05
血液肿瘤科:开展全国科普月“血液肿瘤儿童”科普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2025年9月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在全国科普月的热潮中,9月2日,血液肿瘤科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循象问道,和合共生—2025CACA儿童肿瘤整合护理全域科普行动之血液肿瘤孩子的衣食住行”的科普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血液肿瘤儿童护理的关键领域,为患儿家庭提供了专业、实用的指导。
2025-09-04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