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组织承检的校园体检,比对某校1000余名学生体检数据时发现,超重和肥胖比例较往年有所上升。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学生不仅体重指数(BMI)严重超标,还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意义上的“成人病”早期症状。其中,一名身高不足1.6米的12岁男生体重突破100公斤,体检时因手臂过粗导致常规血压计袖带无法正常使用。据其班主任反映,该学生长期无法参加体育课,日常行走都显得吃力,稍微活动便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胖了就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胖,形成了恶性循环”,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蔡姿丽指出,当前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主要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饮食结构失衡,校园周边高盐、高糖、膨化食品泛滥,加之部分家庭因工作繁忙长期依赖外卖及快捷食品,生活便捷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容易接触不健康饮食;二是运动严重不足,电子设备正逐步改变孩子们的作息习惯,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大,日均户外活动不足;三是健康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家长仍认为“小孩肥胖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瘦下来”、“孩子长身体要多吃”等错误观念,殊不知饮食习惯一旦固定就很难改变。
“据医院对2024年承检的长沙市64.36万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分析得知,超10%的孩子达到肥胖标准。儿童肥胖占比不低,带来的健康危害亦不容小觑”,蔡姿丽强调,过度的脂肪堆积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数据显示,肥胖儿童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5倍,且这种影响往往会延续至成年期。肥胖还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如骨龄发育提前,出现性早熟、成年终身高受限,男孩则更容易出现性发育不良,增加不孕不育风险,肥胖还可引发自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
“青少年健康管理需要‘家校医社政媒’多方协同发力”,面对肥胖这一健康问题,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发出倡议:家长应当调整家庭饮食结构,严格控油、控盐和控糖,确保孩子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学校需加强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每日体育锻炼时间;社会层面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的监管。
该中心也会为超重、肥胖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定期随访,提醒广大家长: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超重肥胖的孩子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全面体检。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