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阿姨,我们过来住院复查。”眼前这位亭亭玉立、泛着腼腆微笑的小姑娘名叫婷婷(化名),家住湘西凤凰县,14岁如花似玉的年纪,却是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的一位慢性肾脏病患儿,已进行家庭腹膜透析治疗一年多。6年前婷婷曾因皮疹、腹痛、便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被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症状缓解后出院。出院后一直未予规律诊治与关注,直至出现头晕头痛、四肢乏力、胸闷气促,病情危重才来到我院紧急住院救治。肾脏风湿免疫科医生诊断婷婷为慢性肾脏病五期(尿毒症期),经过强心、利尿、血液净化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婷婷病情转危为安,但肾脏的损害已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生命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婷婷妈妈捶胸顿足,懊悔自己因无知和大意酿成悲剧。现在规律的诊治让婷婷继续维持了上学与生活。
慢性肾脏病(CKD)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8.5亿人的健康,发病率高达10.8%。但超过90%的患者在早期毫无察觉,直到肾功能丧失过半才出现明显症状,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儿童肾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发展为肾衰竭,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据统计,2019年-2024年6年间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专科病人接近16000人次,其中收治率排名前三的疾病为肾病综合征、IgA血管炎(既往称过敏性紫癜)和IgA血管炎肾炎。而目前像婷婷这样被确诊为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替代肾脏功能的孩子有近50名。
据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吴天慧介绍,儿童肾脏疾病起病隐匿,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容易被家长忽视。很多成人的终末期肾病往往起源于儿童,儿童时期所患的肾脏疾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进展、恶化,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然而最简单有效的肾病“报警器”——尿常规检查却一直被忽视,而尿检在各级别医院甚至诊所都能完善。因此建议家长们每年给孩子进行1~2次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同时,要注意识别肾脏损害早期发出的各种“讯号”,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眼睑或下肢水肿);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多尿、少尿、夜尿增多等);尿色异常(尿中泡沫增多、尿液混浊、红色尿等);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高血压等。
吴天慧指出,除了要会识别肾脏疾病的早期"讯号”,还要注意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喝饮料;不乱用药物或自行改变药物剂量及疗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重视常见疾病的防治如感冒、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以避免引发肾炎;同时要关注IgA血管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接续治疗,如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等肾脏损害情况,及时到肾脏风湿免疫专科门诊就诊。
吴天慧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儿童“尿液检查”是发现肾脏早期“损害讯号”最简便的方法。希望家长们每年带孩子进行常规体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等常规检查,能更多学习和关注肾脏发出的“无声信号”,避免从肾脏“小问题”滑向健康“大危机”。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