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由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先天性结构畸形干预专业委员承办的2024年全国先天性结构畸形早期识别与诊治培训班在湖南郴州顺利召开。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贵阳市儿童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安徽儿童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学术专家们齐聚郴州,共话出生缺陷,为基层医务人员传经送宝。来自全国及湖南省各地州市区县基层医疗单位的240名妇产、超声、儿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遗传科各专业的医务人员参会。他们带着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对守护新生命的坚定信念,共同参与到这场关乎生命起点、关乎国家未来希望的学术交流盛宴之中。
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谢鑑辉教授为开幕式致辞,防治出生缺陷,用大爱守护“无陷”未来。近些年,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团队相继赴湘西、衡阳、永州举办了先天性结构畸形诊治培训班,此次郴州是第四站。她表示,每一个新生命都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预防和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带来的致残、致死率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湖南省儿童医院作为全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的示范基地、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基地,始终秉持公益初心,传递爱与希望,每年为经济困难的出生缺陷患儿就医提供救助金额超4000万,为许多患病的家庭点燃爱的希望。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副处长李民意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李民意对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学员们的盛情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2024年全国先天性结构畸形早期识别与诊治培训班主要是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治疗、干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出生缺陷“防”和“治”的能力,尊重每个胎儿的生命权,而不是“谈畸色变”,盲目流产,以实际行动为健康湖南建设作出贡献。
接下来的讲座环节,来自全国的各位专家们分别从各个角度对当前出生缺陷的预防、识别、救治的热点话题和临床案例进行热烈研讨。北京儿童医院陈亚军教授就《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淳教授《常见胎儿畸形的宫内治疗现状》、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志刚教授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微创外科进展》、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钭金法教授的《儿童短肠综合征的营养支持和外科干预》、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钟微教授的《女性复杂直肠肛门畸形的诊治》、湖南省儿童医院王华教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提高遗传出生缺陷防治效率》、湖南省儿童医院赵斯君教授的《耳鼻喉科出生缺陷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湖南省儿童医院周崇高教授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的转运策略》等课程。此次学术会议涵盖:胎儿医学,优生遗传医学,产前超声检查,小儿的先天性消化道、耳鼻咽喉、泌尿、心脏、骨科、神经等系统的缺陷,先天畸形患儿慈善救助项目,等精彩课程。各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对本领域的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与讨论,解答了基层医务人员关于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等问题,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浓厚。
此次培训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出生缺陷的防治能力和水平,依托湖南省儿科医联体平台优势,实现了知识共享、信息共享。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推广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产后手术序贯治疗-全疾病周期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规范化诊治交流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产前疾病的诊断率、可救治畸形的成功率。并充分发挥湖南省儿童医院公益慈善的优势,打造儿童健康服务的“爱”文化,大大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