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普外二科重启每周三定期举行的主题学习班。9月11日,科室组织对即将开展的第二例神经母细胞瘤GD2单抗免疫治疗展开学习讨论。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之一,素有“儿童癌症之王”之称,占小儿肿瘤的8%-10%,尽管采用化疗、放疗、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手段,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治疗困局,对于高危型患者,5年生存率不容乐观。
长沙3岁7月男孩亮亮2024年初在我院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M期高危组,经过前期诱导化疗、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亮亮的父母深经过思熟虑后选择了GD2单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药物“达妥昔单抗β”,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特异性很强,多项重要研究表明,GD2免疫治疗可将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长期生存率有效提高10%-20%,为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2022年11月,湖南省首例神经母细胞瘤GD2免疫治疗在我院普外二科成功实施,为了保证患儿的顺利安全输注,术前普外二科积极协同相关科室进行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建立了达妥昔单抗免疫治疗医护团队,制定针对明明的规范使用达妥昔单抗β的流程与细则。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热、疼痛、过敏性休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做好了详尽的诊治预案和处理流程。
2024年9月11日,在科室主任李勇教授带领下,普外二科全体医护共同学习《神经母细胞瘤2024NCCN指南》《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护理专家共识》等专业文献资料,并结合首例成功治疗的经验,进行认真细致的复盘,对治疗方案相关细节及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的应急处理方案展开讨论并再次梳理,确保患儿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顺畅。考虑到使用达妥昔单抗β的患儿更易发生感染,普外二科为患儿准备了单间病房和层流床,并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护士长张莉带领护理团队为亮亮制定了专门的护理方案,设计了《液体剩余量记录表格》《达妥昔单抗β输注的核查清单》《达妥昔单抗β用药输注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等记录表格,确保药物的精准输入,做好患儿的疼痛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为患儿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9月13日起,亮亮将接受一共5个周期的达妥昔单抗β输注治疗,首个首期为期10天,采用24小时连续不间断达妥昔单抗β输注的方式进行。李勇表示,达妥昔单抗β的治疗是生物免疫治疗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全新应用,使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在常规综合治疗后可以提高约15%左右的长期生存率,为更多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和家庭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