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27(周一)—5.31(周五)是第十个“世界遗尿周”。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健康咨询活动现场,以“2024年世界遗尿周及儿童尿动力室开放日”为主题,针对儿童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及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外科专家团队为广大儿童及家属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该活动旨在提高儿童夜遗尿的疾病认知度,呼吁公众关爱有夜遗尿的儿童,让他们回归天真烂漫、健康的童年。
义诊活动现场一位11岁的女孩小芳(化名)因为晚上频繁尿床而导致白天上课走神、打瞌睡,而且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孩子妈妈问“孩子眼看就要上初中了,还频繁发生尿床的情况,影响睡眠和学习,这种情况能治好吗?”小芳妈妈特意带着小芳来到义诊活动现场,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涂磊教授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通过仔细询问小芳的症状、查看体征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再根据临床经验综合判断,明确小芳不是普通的尿床,而是患上了“遗尿症”。涂磊教授给小芳进行了详细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指导和心理疏导,开具了治疗遗尿症的药物,并强调定期门诊复查。
此次活动也是儿童尿动力室开放日,对于尿动力大家了解的比较少,所以科室也邀请了院内、院外各位专家,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涂磊教授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就遗尿治疗经验进行了分享,以及儿童尿动力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课后大家纷纷发言,提出临床中遇到的难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涂磊教授认真细致地进行了一一解答,会后带大家参观了泌尿外科影像尿动力室,就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提到“尿床”,大家并不陌生。但“遗尿症”这个词,许多人可能并没听说过。尿床在医学上称为遗尿症,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疾病。正常幼儿在2岁时就能控制排尿,3岁可以控制自如。如果孩子5 岁后仍在睡眠中发生不自主排尿,并且≥2次/周,那可能就是得了遗尿症。因此,儿童遗尿症一经确诊,应该尽早进行规范和科学治疗。
遗尿症的治疗原则是重视基础治疗,依据病因和临床分型选择行为治疗(唤醒)和药物治疗。
基础治疗 日间正常饮水,睡前2h限水;睡前排空膀胱,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良好排尿排便习惯。睡前不宜过度兴奋;家庭需认识到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指责患儿,鼓励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同时,在医师和家长帮助下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参与治疗。
夜间唤醒治疗 可在即将尿床之前唤醒孩子如厕,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如厕过程。夜间唤醒时间和频率是逐渐递减的,这个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断调整。
药物治疗 抗利尿激素(去氨加压素)是国际上推荐使用的一线用药,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非常安全。此外还有抗胆碱能药物等,但是临床较少使用。中医药治疗也有优势,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特质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复杂难治的遗尿症,会进行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及生物反馈电刺激、骶神经治疗。
目前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遗尿管理团队,进行完善的检查以及诊断明确后,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学习生活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建立随访档案。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