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童童,原本是清秀可爱,身材高挑的花样女孩。患儿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久坐、久站及运动久后明显,伴有下肢麻木乏力,需下蹲缓解。原本孩子说腰痛的时候家长还没当回事,以为它是运动扭伤。后来童童逐渐出现步态异常,弯腰驼背,屁股上翘,走起路来像鸭子,姿势非常的难看。这下可愁坏了孩子妈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腰5椎体滑脱”,予行针灸理疗等处理后腰痛症状得到缓解。最近发现步态异常较前明显,最终来到我院脊柱门诊找叶卫华教授看诊,叶教授经过检查后童童被诊断为“腰5椎体滑脱”,建议手术治疗。
入院后,骨科脊柱团队的博士刘政医生对患儿童童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童童能独自行走,轻度蹲伏步态,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右肩稍高,骨盆倾斜,腰椎生理前凸加重,臀部后凸,肋源下降至髂骨,腰4-骶1棘突区及椎旁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跟腱挛缩,被动活动能到中立位,双侧膝踝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结合磁共振等检查确定童童是患有先天性腰椎体滑脱并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椎体滑脱后可不同程度地造成脊椎管或神经根的压迫或扭曲变形。
入院后,骨科脊柱团队给童童行机器人辅助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滑脱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童童的腰疼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经过两周的休息,童童就可以回归正常校园生活。
早在1975年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就认可按照病因将本病分为五大类,即先天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创伤性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病理性腰椎滑脱。其中以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和退行性腰椎滑脱居多。腰椎滑脱中以腰5、腰4滑脱最为多见。童童就是属于先天发育不良性的腰5椎体滑脱。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脊柱专科的叶卫华教授表示,青春期的孩子们运动增多,有的腰椎滑脱会出现迅速进展,腰背肌、腘绳肌明显痉挛,出现异常的步态,跛行或者左右摇摆可伴有腿痛,外观上腹部前凸,臀部后凸,躯干部前倾,下腰部可见凹陷或台阶,脊柱后下弧线消失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不要让疾病偷走了孩子们的腰。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