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皮肤科病房先后收治了两位面部红斑的患儿,3岁9月的乐乐(化名)和11岁4月的鑫鑫(化名),两位小姑娘是一对亲姐妹。孩子妈妈讲,刚开始的时候是妹妹乐乐左侧嘴角出现散在红疹伴有瘙痒,当时家里人都未引起重视,到当地药店购买了一些外用药物治疗后皮疹稍好转,但反复发作,随后皮疹范围逐渐扩大累积到了乐乐的整个下巴,并出现了糜烂伴渗出;这边妹妹还没有好姐姐鑫鑫的右面部及额部也出现了圈状的红色斑块伴明显瘙痒,于是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几天的治疗两位孩子的面部未见明显好转皮疹情况反而逐渐加重。妈妈焦急万分,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了我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孙磊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妈妈当即表示自己在家中给两位孩子饲养了“仓鼠”,孩子也很喜欢,经常和仓鼠密切接触玩耍,后来孩子们脸上就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孙磊结合病史、皮损特点及真菌荧光检测阳性等,以“ 面癣”收住入院治疗,经过十来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两姐妹面部情况明显好转出院。
姐姐鑫鑫治疗前后
妹妹乐乐治疗前后
面癣是指发生于面部无毛发区域的皮肤癣菌病,面癣在所有年龄组中都有报道,而儿童由于颜面部血管淋巴丰富,角质薄,无毛发保护,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正常的皮肤屏障易受紫外线、灰尘等伤害,更容易致真菌侵犯角质层而引发各种皮损,面癣皮损通常与体股癣相似,典型的面癣早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炎性病变,后进展成环形、边界清楚、带有鳞屑的红色皮损,边缘较正常皮面稍高,中央有自愈倾向,近似正常皮肤,有时伴瘙痒。
孙磊表示,面癣是发生在面部的特殊类型的体癣,有国外文献报道面癣的患病率为2.2%左右,但是因面部结构不同使面癣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像普通的体癣,基本上都是环形或半环形的红斑,边界清楚;在临床上有许多面癣患者就诊时因症状不典型或自行药店买药外用(大部分可能是激素类药物),造成皮损不典型而引起误诊。有文献报道因病程长和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皮损特点越不典型,越易误诊,同时亲动物性真菌感染容易引起严重的变态反应,失去典型的症状,易发生难辨认癣而引起误诊;有部分面癣容易被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细菌感染、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红斑狼疮、环状肉芽肿等造成患儿接受不恰当的治疗给孩子和家属带来身心痛苦。所以当孩子出现面癣相关症状时,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对症抗真菌药物治疗等,精准治疗减少孩子的痛苦。
孙磊提醒,广大家长朋友,饲养宠物(包括兔子、仓鼠、猫、狗等),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和动物做到“亲密有间”;父母给予孩子与宠物共处的乐趣外,也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与宠物互动后要及时清洁双手和面部,同时要关注宠物的皮肤健康,有红斑脱毛皮屑要及时处理;定期对宠物进行健康检查和环境消毒,以有效预防类似疾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