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吴忠仕教授团队为一名2岁半的男童欢欢(化名)完成肺动脉闭锁双心室矫治术。
欢欢妈妈在孕晚期产检的时候便被告知孩子患有复杂心脏病,待欢欢出生后便确诊为“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一筹莫展的妈妈询问了家里的亲戚后,决定等孩子大一点再说,最近妈妈发现欢欢越来越容易“感冒”,稍稍运动一下就口唇发绀得越来越严重了,心焦之下,带着欢欢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门诊求助。
医生接诊后,告诉欢欢妈妈,“肺动脉闭锁是个很复杂的先心病,由于欢欢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右心室的功能得到了锻炼,加上孩子还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和一部分侧枝循环,使得孩子可以长到这么大”。 经过反复查阅欢欢的CTA和心脏彩超,医生确定欢欢是Ⅰ型肺动脉闭锁,有根治的可能。这个好消息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这个家庭新的希望!
肺动脉闭锁示意图
吴忠仕教授介绍,肺动脉闭锁是一种罕见的紫绀型心脏病,自然死亡率很高,正常人应同时有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结构,但是由于肺动脉闭锁,欢欢肺部的血液都由动脉导管和侧支循环供应,随着年龄的增大,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幸运的是,欢欢存在一个直径约16mm的室缺,使孩子的右室功能得到锻炼,这几种异常情况缺一不可,欢欢才能生存下来。
9月20日,吴忠仕教授带领心胸外科手术团队,历时6小时成功为欢欢行肺动脉闭锁根治术。术中,先切开肺动脉瓣环和肺动脉主干,利用人工材料制作一根带瓣管道,缝在切开的肺动脉主干上,修补室缺、结扎动脉导管和一部分侧支循环血管,使这些不再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血流。
目前,欢欢在监护室恢复顺利,已经成功脱离呼吸机,心脏彩超和床旁胸片提示血流动力学稳定,肺部情况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已经转到普通病房,回到家长的怀抱。
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少见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动脉瓣闭锁或缺如,肺动脉干本身闭锁或发育不良,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没有通道。正常情况,右心通过肺动脉将缺氧的血液输送到肺部,在肺部进行氧合和气体交换,使得回到左房的血液富含氧气。患有肺动脉闭锁的婴儿,血液不能正常执行肺循环,未经治疗的预后较差。一些患儿于生后2周因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死亡,6月龄时病死率约85%。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逐步深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肺动脉闭锁患儿的存活率及预后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