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湖南宾馆隆重举行,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卫华走上颁奖舞台,代表医院接受表彰。火红的“五一”前夕,“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这一金灿灿的奖牌让满怀深情和热爱,坚守责任和担当的儿医人倍受鼓舞和激励。
以赛促练,淬炼一支技术精湛队伍
作为医院,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服务患者。省儿童医院的高超医术和顶尖实力,来自严格精细管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常态化的技能演练,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日督导、月点评、季分析、年总结”,省儿童医院启动基础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全院全员全过程管理体系,每月发布质量管理评价月报和不良事件管理月报,每年开展十佳质量改进项目评选,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术乃医之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让省儿童医院成果迭出。随着湖南省“陈肇隆院士工作站”在省儿童医院成立,儿童肝移植国际化学科共建逐步开展。此外,省儿童医院开展与日本东京国家儿童医学发展中心、卡塔尔儿童医院、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英国利物浦儿童医院等学科共建7项,开展双边和多边地区科研合作30余项,与国际共享共建高质量的服务体系。
“全院实施儿科疑难复杂疾病重大新技术联合攻关,设立儿童疑难综合病房,稳步突破核心技术。”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卫华介绍,医院成立急性创伤救治、儿童实体瘤等儿童疑难复杂、急危重症MDT团队46个,疑难病种覆盖率达97.27%,“湖南的小朋友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省。”
“患儿面色苍白、无反应、气息微弱,立即送抢救室!”4月18日下午,分诊护士大声呼喊。这是省儿童医院医务部与护理部联合组织在急诊科开展危重患儿应急模拟演练的一幕,此次演练涉及急诊预检分诊、抢救室团队复苏、院内安全转运以及医患沟通等相关流程,由预检护士分诊一名2月的重症患儿并对其进行团队复苏的场景。
演练即训练。像这样的演练,省儿童医院几乎每天都有科室在组织。为了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意识,提升对病人的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省儿童医院各科室不定期组织应急模拟演练,以贴近临床、贴近实际、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演”促防,以“练”促优。
厉兵秣马,以赛促练,医护人员才能在真实情况中处变不惊、冷静应对。湖南省第一届脑积水病例竞赛、女职工“芙蓉杯”竞赛、实习护生第一目击者应急能力提升竞赛、全国形成性评价临床教学竞赛……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工作,提高综合救治能力,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的浓厚氛围,淬炼一支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省儿童医院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医疗技能比武大赛,并持续添佳绩。
4月21日,在湖南省第一届脑积水病例竞赛中,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文海韬医生、李浩医生在竞赛中展露头角,并列双双获得比赛冠军,充分展示我省小儿神经外科的专业水平与救治能力。
“作为湖南省小儿神经外科协作联盟牵头单位,省儿童医院将充分发挥好省内儿科‘领头羊’作用,依托‘湖南儿科医联体’平台,以点带面,广泛吸收专家学者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湖南省小儿神经外科高质量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家庭和患者得到普惠获益。”赵卫华表示。
身心同护,打造儿童友好医院样板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者仁心,医学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种种不适而产生的一种专门学问,尤其是生病中的孩子更需要关爱。省儿童医院的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铭言,用特别的温暖治愈、帮助、安慰了一颗又一颗年幼的心灵。
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服务,架起医患有效沟通和医疗信息传递的桥梁,能有效提高诊疗效率,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滚,你们都给我滚出去!”病房里传来了一声怒吼,走近一看才发现是14岁的文文又在发脾气了。管床医师康庆云教授及护士长徐丽在了解住院患者情况后,敏锐地发现了文文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不适状况,随即联系医务社工阿倩。医务社工积极倾听、陪伴,运用共情的方式让文文感受到被理解,与其慢慢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游戏治疗帮助文文平稳情绪。
“姐姐,这个游戏跟‘大富翁’玩法类似,我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在省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和陪伴下,文文在欢声笑语中渐渐解开心结。
这是省儿童医院关爱儿童、提升患儿就医体验的一个缩影。在省儿童医院“综合型病友服务中心”,孩子和家长可享受集中式检查预约服务,结合儿童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检查要求和检查科室区域分布,磁共振、CT、B超、胃肠镜、脑电图等32个预约检查项目科学合理安排检查顺序。
儿童年龄小,多动易哭,内镜检查及各种手术使患儿及家属感到恐惧并造成一定心理负担。针对这样的情况,省儿童医院开设了省内首家一流的儿童舒适化医疗管理中心,无痛胃肠镜、无痛纤支镜、无痛口腔护理、无痛PICC置管、无痛腰穿、骨穿……让孩子无需“忍”痛,打造“无哭声、无痛感、无恐惧、无焦虑、无伤害”儿童友好医院样板。
走进省儿童医院,一栋栋颜色活泼、造型可爱的建筑引人注目,仿佛置身游乐园。秉持“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理念,省儿童医院引入多元色彩表达,随处可见生动的卡通形象、儿童游戏空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同时,院内还开设了主题沉浸式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对0—18岁儿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儿童保健服务。
关爱医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在医护人员守护患儿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被看见、被承认、被尊重。省儿童医院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关怀、在待遇上保障……把对医护人员的关爱做细做实,让“白衣天使”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更好地治病救人、履职尽责,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喝喝咖啡、听听音乐,跑步按摩、运动减压,这些是省儿童医院新住院大楼职工们业余时间的标配。为切实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合理休息休假时间,省儿童医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三室一餐一休”员工关爱行动。“三室”即办公室、值班室和休息室,“一餐”和“一休”分别是工作餐和公休假。医院通过环境改造,流程优化,给医护人员看得见、用得上、享实惠的人文关怀,持续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赵卫华表示,抗击新冠疫情以来,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儿科疾病起病急、进展快,面对家长的高期望值,儿科医护人员承担了更大的职业压力。医院希望通过在全院营造“家”氛围,推进“三室一餐一休”,实现办公室现代化、值班室舒适化、休息室温馨化、工作餐多样化、带薪休假常态化,增强医护人员的归属感、激发向心力,更好地为全省儿童健康服务。“我们就是要让医生回归到医疗本身,让医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救治病人上。”
省儿童医院打造了最美职工之家、最暖职工食堂、最亮网红走廊,工会还组织了篮球赛等丰富的职工活动,儿医“家”文化营造有声有色,让医务人员幸福感满满。
“低职不一定低薪、高职不一定高薪。”省儿童医院探索科室负责人目标绩效考核,分层分级实施薪酬改革,每年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的动态评价。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持续优化人才机制、构建多元化发展平台,让医护人员职业发展有底气。即使在疫情严重时期,省儿童医院也确保员工福利待遇和工作积极性不降低,迅速出台8项激励方案。
勇担责任,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省儿童医院一直将志愿服务融入医院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引导公益慈善资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参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志愿服务活动。
4月17日,湖南省第八届“关爱雏鹰 呵护健康”儿童保健系列科普知识百场公益巡讲项目在郴州市永兴县、怀化市辰溪县同时启动,话题涉及预防意外伤害、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校园霸凌、儿童防性侵、青春期性教育、儿童营养均衡、心理健康等。
“关爱雏鹰 呵护健康”项目由湖南省妇女儿童联合会指导,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具体执行,项目自2016年设立之初至今,每年巡讲100场,目前已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举办科普巡讲700余场,覆盖全省14个市州92个县市区,受益师生及家长超23万人。
近日,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和第20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出征仪式在长沙举行,省儿童医院此次共选派3名医护人员参与援外医疗工作。作为国家商务部儿科医学援外唯一单位,2006年至今,医院已承办107期援外培训项目,为11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43名医学管理和技术人才。
此外,省儿童医院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会、高峰论坛,与社会各界共享医学成果,扩大儿童医疗公益慈善救助覆盖范围,以建设“患者满意、职工幸福、社会赞誉”的国家儿科医学高地为目标,大力弘扬“精睿博诚 勤勇谦爱”的院训,倾力打造“服务患者、服务员工、服务医院、服务体系、服务社会”五大体系,医院被评为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