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10点30分 ,在我院心导管手术室外,随着可降解封堵器的顺利释放,明明(化名)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从无锡到长沙,面对疫情和寒潮的双重考验,成功为明明完成了一次跨越千里的安“心”之旅。
据悉,明明从小就爱生病,总是反反复复得肺炎,三个月前做了心脏彩超,才发现患有动脉导管未闭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家人了解到,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方式主要是外科手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而外科手术会遗留手术瘢痕,常规镍钛合金封堵器也有金属致敏等相关风险。通过上网查询,知悉我院已开展 “可降解PDA封堵器及输送装置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入组多例,于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联系了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智。
动脉导管未闭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已经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线治疗手段。传统的镍钛合金封堵器已在临床中使用30余年,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极少数孩子可能出现金属过敏,诱发新生血栓形成,以及在术后1年内不能行3.0T及以上磁共振检查等情况。而使用“可降解封堵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异常通道,避免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带来的临床问题,还可以在封堵的同时作为桥梁,帮助心肌细胞“攀附”生长,当网体被自身机体组织吸收代谢后,缺损部位完全由自身组织修复覆盖,作为临时植入物,可降解封堵器最终会分解成无毒的小分子排除体外。
我院心血管内科获批国家晕厥单元、湖南省儿童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是湖南省先天性心脏病防治办公室、湖南省儿童心脏中心挂靠单位。陈智带领团队参与了多项新材料封堵器的研发与临床研究,一直对新型材料领域的发展保持关注和重视。团队于2007年在湖南省开展先心介入封堵治疗,迄今为止,总介入治疗量已突破5000台,居省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同步开展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试验。
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