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肿瘤医护团队在麻醉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为一位仅3月龄大的纵膈恶性肿瘤婴儿成功置入静脉输液港。此次输液港植入术是当前在全国公开报道中年龄最小的病例。
该患儿因确诊为纵膈恶性肿瘤(神母细胞瘤)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治疗。在接下来约2年的治疗过程中,该患儿需长期反复使用静脉通道,但由于其年龄过小,血管非常难找,静脉注射困难、注射痛苦等问题迫在眉睫。患儿前期行PICC置管,但有并发症,无法继续维持通道,因此,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心静脉置管MDT团队讨论后一致认为植入静脉输液港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首选。
本次手术由普外二科李勇教授主刀完成,术前对患儿静脉情况进行评估后,在术中B超和C臂定位的双重引导下进行操作,准确的判定管尖的位置后,顺利为该患儿实施了输液港植入术。术中C臂定位显示输液港导管末端位置准确,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伤口美观,不影响患儿活动,为后续化疗打开了“生命通道”,目前使用情况良好。
李勇教授介绍,通过在锁骨下方胸壁的皮下植入一个静脉导管和注射座,开通一条静脉通道,通过这个“输液港”就可以输注各种药物、营养液,甚至抽血化验等,最长可留置终身,患儿再不用忍受反复扎针找血管之苦。
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静脉输液方式,包括留置针、深静脉置管、PICC置管、输液港植入等,普通的静脉穿刺容易造成外周静脉炎症、血栓、血管硬化闭塞等,而PICC置管存在每周要进行维护、不方便洗澡、容易形成血栓等缺点。而静脉输液港是目前被公认为最先进的静脉输液方式,指甲盖大小,它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埋植于皮下,为需要长期输液、输血、化疗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通过输液港可以将各种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直接输送至中心静脉处,避免造成外周静脉炎和血管硬化等,还可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长期留置情况下局部和全身感染率都低于其他经外周静脉通路。输液港植入后患儿可免受反复穿刺的痛苦,输液港体埋入体内,能正常洗澡游泳,与常人基本无异。
早在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儿童输液港置入技术,每年植入输液港的患儿都在递增,2021年有近40多名白血病和其他实体肿瘤患儿置入静脉输液港,并全部在正常使用。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