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当机立断,“病号”医生凌晨成功救治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出血患儿
2021/03/19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519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呕吐的13岁患儿小罗(化名)。小罗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和头痛,脸色发白,全身冒冷汗,1小时后出现四肢发软,缓慢倒地后,神志出现嗜睡。于是急忙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就诊,查头部CT提示:右侧额叶4.9x5.2x4.6cm大小血肿并脑室内积血,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立即办理入院。入院后患儿神志已经昏睡,意识障碍进行性下降,病情危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紧急联系了神经外科主任吴水华。当时正是周日的凌晨1点,吴主任丝毫不敢耽搁立即赶到医院,患儿病情进展非常快,但出血原因尚不明确,这给医生出了一道难题:到底是先给患儿行急诊开颅手术还是先查明出血原因后再手术治疗?
在仔细查看病人和阅读CT片后,吴水华向患儿家长简单明了的分析了患儿的病情,当机立断建议立即给患儿进行急诊开颅探查手术。家长了解情况后非常主动的要求并积极配合手术。术中证实:导致小罗颅内出血的正是一个巨大的(直径约5cm)动静脉畸形。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7个小时手术,巨大的动静脉畸形终于被完整地切除下来,同时清除颅内绝大部分血肿,术中出血控制很好,手术过程顺利。经过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小罗术后复查CTA示颅内血肿全部清除,未见明显残留畸形血管及再次出血,未留下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已痊愈康复出院。
吴水华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当机立断选择急诊手术;技术精湛完整顺利的切除了巨大的动静脉畸形,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当小罗父母得知,当时在周日深夜坚持了7个小时为自己孩子手术的吴主任自己也是一个病号,因为长期在显微镜下手术,长时间低头操作,他出现颈椎狭窄、椎间盘突出,椎管的压迫经常引起疼痛不适,经过成人医院就诊,他正在进行保守治疗时,小罗的家人感动的无以复加。
小罗这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脑出血了呢?这个脑动静脉畸形又是怎么回事呢?脑动静脉畸形都要急诊开颅吗?吴水华主任表示:儿童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于脑外伤、新生儿产伤所致、脑血管病、血液系统疾病、脑肿瘤卒中、晚发生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等。而学龄期的小罗突然自发性大量颅内出血需首先考虑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可能性比较大。
脑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局部脑血管发生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和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导致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的紊乱。脑动静脉畸形常无症状,多数是因为颅内出血或引发癫痫才被发现,患病率约为0.14%,是儿童颅内自发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其诊断依靠CTA、MRA或脑血管造影(DSA),其中DSA是诊断脑动脉畸形的金标准。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开颅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正常情况下,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应首先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数目、部位、来源、大小和对侧参与供血的情况。术中应遵循先切断动脉、再小静脉、最后是大的主要引流静脉的程序,必须步步为营。在不明确主要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情况下手术,手术风险非常之高,但是像小罗这种病情持续进行性加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术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明确颅内血管的具体情况;若要进一步明确颅内血管情况,需进一步完善头部CTA、脑血管造影(DSA)等检查,等待检查过程中患儿随时有再出血、颅内高压、脑疝的风险,亦可随时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吴水华主任提醒,脑动静脉畸形的早期发现和及时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