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2科:不要让溺水成为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2020/11/02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529
10月26日晚上21时,一辆救护车紧急驶入湖南省儿童医院。车上躺着的是年龄仅1岁8月的亮亮(化名),他口里插着气管导管,胸部随着复苏囊的挤捏一起一伏,除了从胸部起伏和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能够判断亮亮的生命体征外,亮亮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的反应。收治入住到我院重症医学二科。
经询问家属得知,事情发生于当天下午17:30,亮亮失足自行跌入较脏的鱼塘水池里,溺水时间长达十多分钟,被发现时亮亮正漂浮于水面,被救上岸时亮亮已失去了全部意识,口唇面色发绀。第一目击施救者立即将亮亮背对背倒立、口对口吸水、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紧急送往当地人民医院进行了急救处理,经过抢救,于18:35亮亮终于恢复了心跳,但仍然处于昏迷当中。亮亮目前的状况,医生诊断为:“溺水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急性颅高压综合征,呼吸衰竭,休克……”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诊断对于他,对于这个家庭而言都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卢秀兰教授介绍:溺水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一般是由于缺少看护造成的,溺水的发生,通常都是悄无声息的,尤其对1-4岁的宝宝,旁人几乎感觉不到动静。溺水窒息复苏后最容易受损的是脑细胞,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亮亮目前虽然恢复了心跳,由于脑缺氧时间过长,脑损伤比较严重,目前亮亮还没有度过危险期,需要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卢秀兰教授表示,绝大多数婴幼儿溺水是可以通过预防干预措施避免发生的,预防高于一切,意外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俗话说“牛脚印里也能淹死人。” 卢秀兰教授提醒各位家长,首先要清除家里有水的隐患,桶、盆等各种水容器在不用时及时倾倒干净,盖好马桶盖,由于婴幼儿骨骼与运动神经协调能力尚不成熟,如果不慎跌进有水的容器内,可能因无力起身而发生窒息,如必须储水时,则需将存水的容器放在孩子无法碰到的地方。其次,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保证婴幼儿不能脱离照看者的视线。当婴幼儿已具备一定运动能力,比如翻身、爬行、行走等,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有浴盆、浴缸、水桶的卫生间、戏水池、游泳池、鱼塘、温泉、湖泊或大海等位置玩耍,如果孩子不慎发生溺水,家长应迅速将孩子脱离水面带入到一个安全环境,判断孩子的意识、呼吸是否存在,若孩子意识清楚、呼吸通畅给予保暖后立即送医进一步治疗。如果孩子已经昏迷、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把握溺水后的黄金4分钟,往往是救命的关键,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