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二科:11月男婴罕见腹部同时两种不同类型肿瘤
2020/07/22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2829
11个月大的平平(化名),反复发热1月余,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呼吸道感染对症处理,仍有反复发热,且肚子越来越大。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经过检查发现,平平腹腔竟有两个肿瘤,而且肿瘤已经很大。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CT结果示:腹腔两个不同类型肿物,一个位于右肾上级,范围约10.4×7.6×8.8cm,考虑肾母细胞瘤,不排除神经母细胞瘤可能,且肿瘤部分侵犯肝脏;一个位于左侧腹部,大小约10.3×6.0×10.0cm,包绕腹腔干、第二肝门等血管组织,考虑淋巴管瘤可能。患儿年龄小,情况极差,肿瘤巨大,包绕重要血管,术中可能渗血多,手术打击大,手术风险极大,麻醉风险极高,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DIC、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
腹部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类型肿瘤,非常罕见,概率极低,普外二科进行了全院大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病人有手术指征,虽手术风险大,但无其他更好替代方案,普外二科最终制定出详尽的手术方案和相应的手术预案。在充分准备后,普外二科手术团队于7月21日为平平在全麻插管下行了右侧腹膜后巨大肿块切除术,右肾切除、左侧腹腔巨大囊肿切除,肝脏肿物切除,侵犯膈肌切除,膈肌修补,侵犯结肠切除,结肠修补,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经右侧颈内静脉行PORT植入术。
手术虽然复杂,但在普外二科手术团队的精心配合下进展顺利,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腹腔左侧肿瘤约700克,右侧腹膜后肿瘤约1000克。目前,孩子处于术后高风险期,下一步将等待病检结果,根据病检结果开展化疗等。
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意外伤害,居第二位,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0.7%。儿童肿瘤发病各年龄组均有,高峰年龄在5岁以下,一般男孩发病率大于女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父母应做第一发现人。虽然,儿童肿瘤生长快、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但对药物、放射治疗尤为敏感,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成年人,儿童肿瘤总体治愈率可达70%以上,而成人肿瘤的治愈率尚不足50%。专家提出:早期发现疾病线索非常重要,患儿父母,尤其是母亲,往往是最早注意到这些线索的人。
及早发现,父母要了解症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不思饮食;面色苍白、贫血及牙龈、鼻腔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腹胀,或局部有包块。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及时把孩子送到儿童肿瘤专科医院进行诊疗,争取治疗时间,确保获得较好的疗效。
预防肿瘤,专家给出如下建议:孕妇和幼儿不要长期暴露于有致癌物污染的环境中;尽量避免接触电离辐射、重金属和装修材料中的苯、甲醛、氡等有毒气体;合理膳食,不可食用霉变食品,少食腌制烧烤及高温加工食品,幼儿要少吃膨化食品,少饮碳酸饮料,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制品、鲜奶等,主食要粗细搭配。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