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二科:春节过后恶性肿瘤患儿扎堆
2020/03/04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3057
春节过后,普外二科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全面开放收治普通择期手术患儿,但病房依旧忙碌,急诊病危病人多。收治的病人大多是肿瘤患儿,肿瘤患儿已占病房病人总数的多半。其中有部分来院时已是恶性肿瘤晚期。
住院患儿中年龄最小的患儿,男,11个月,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发现其腹部较其他孩子大,便来医院就诊,医生手术探查腹腔:见瘤体位于右侧肝肾之间,大小约6×5×5cm。 病检报告示:(腹膜后肿物)神经母细胞瘤,分化差型。普外二科现住院的肿瘤患儿中,神经母细胞瘤占多数。
神经母细胞瘤为交感神经系统由不成熟的细胞生成的恶性肿瘤,肾上腺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5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儿童肿瘤的6-10%,儿童肿瘤致死病例中,神经母细胞瘤所占比例是15%。神经母细胞瘤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接触化学危险品、吸烟、饮酒、药物等有关。
神经母细胞瘤的症状:神经母细胞瘤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疲乏,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关节疼痛。但神经母细胞瘤的症状在每个患儿身上都有所不同,取决于它发生的部位。腹腔:肚子疼、肚子摸着有个不疼的包块、便秘或腹泻。胸腔:喘息、胸疼、眼皮下垂、瞳孔不一样大。其他部位:皮下肿物、眼球凸出、眼周围瘀斑、背疼、发烧、体重下降、骨头疼等等。五岁以下的孩子如有以上症状要马上就医。目前该病的病因不明,但有一定的家族性。会出现相关的合并症,如向远处转移,压迫脊髓等等。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特点:儿童恶性肿瘤发病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3岁以内。51.8%以上的胚胎性恶性实体瘤主要发生于3岁以内, 其中1岁以内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主, 1岁以后以肾母细胞瘤为主。5岁后发病率就下降得非常低。第二个高峰是10-14岁,这个阶段胚胎性肿瘤较少见,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淋巴瘤多见。整体而言,男孩子发病率高于女孩子。
普外二科副主任李勇建议,男女双方要注重孕前和孕期的健康,怀孕后避免辐射类的检查;孕前3个月服用叶酸可以防治胎儿神经管畸形;备孕应不要饮酒;如果有吸烟习惯,在备孕的时候就要戒了,不管是直接吸烟还是二手烟对胚胎和儿童都有很大的伤害。苯类污染物与儿童多发白血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甲醛与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证据还不够,但是甲醛也是明确的一种致癌物,新装修的房子做除甲醛处理是必要的,不过一定也要关注苯类污染物的预防,比如汽车尾气、日常生活中的胶粘剂、人造板家具、劣质的儿童玩具等。有条件的可以在家安装空气净化器。增强孩子免疫力,让孩子吃能增强免疫力的事物,例如酸奶、大蒜以及彩色水果等,它们都含有免疫增强因子,此外,锻炼也能增强免疫力。
儿童近些年来逐渐成为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发现,近10年来,每年儿童肿瘤发病率均以2.8%速度增加,除了意外伤害以外,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死因。虽然儿童恶性肿瘤高发,但是治愈率相比成人却高得多。如果儿童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接受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70%~80%。与成人肿瘤不同,儿童肿瘤进展极快,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三个月,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平时家长应多留意孩子的腹部、躯干等是否有肿块,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又或者长期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某一部位疼痛,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编辑:李雅雯